close

在電視上看到豬哥亮對著小英說:<如果妳提名我當副手,行程我來跑就好了……>,小英露出一點都不矯柔做作的靦腆笑容。唉呀呀!這不就是一個夢幻組合嗎?外面有的沒有的紛紛擾擾就由豬哥亮去嘻皮笑臉,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讓我們的小英總統專注於運籌帷幄吧!各位不要小看了女性元首,英國的伊麗莎白一世,維多利亞女王不都是功業彪炳嗎?而且我們一直以來的政治真是太嚴苛太累人了,出現這麼一號如太史公筆下優孟、優丹一類的甘草人物(http://miao632.pixnet.net/blog/post/30162945),也許<一笑泯恩仇>是有可能的呢!

 <幻影><現實>之間其實只有一道模糊曖昧的界線,在現今百家爭鳴的時代,任何媒體都跟電影或戲劇小說一樣,可以激發人的想像力,可以娛樂大眾,甚至也經常在情節中道出人類的真實情況。如果說<膠卷>歷史不盡然是真實,但書上記載的所謂<正史>就一定是<真實>?卡爾(E.H .Carr)早就宣示<歷史是現代與過去之間永無休止的對話。>人人都是史家!無庸置疑!我們都在寫歷史,我們都可以質問過去,我們也擁有闡釋歷史的權力,而非人云亦云。

蒙田精闢地自述喜歡富於想像力的書,但也喜歡紀實性的書,他偏愛歷史的是兩個極端,一個是只記述「單純的歷史原始材料」的編年史家,另一個是善於把歷史原始材料去偽存真的傑出歷史學家(但是這種人只有極少數),至於另一些介於兩者之間的歷史學家,「只想要越俎代庖替我們思考,自以為有評判歷史的權利,和有按照自己的偏見歪曲歷史的權利」,蒙田說他們「只會把一切搞糟」。所以,作為不是專家的我們,不妨天馬行空讓思路任意馳騁一番,或許亦可開創另一新格局。

 獲得多項奧斯卡金像獎的<王者之聲>情節非常簡單,但是主配角都在狂飆演技,加上白金漢宮、西敏寺、國王皇宮等等的實境拍攝,還有琳瑯滿目的英國皇家禮儀大典,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一些紀錄片也都盡收眼底,這個電影真是討喜!據說1972年才出生的導演Tom Hooper跟英國王室之間維持一個相當友善的關係,應該也是如此才能實境拍攝吧!也無法否認電影當中對於王室有相當程度的美化。

奧斯卡頒獎典禮前,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有部分評審委員收到舉出喬治六世相當支持對納粹的姑息政策,企圖與納粹德國達成和平協議的電子郵件,同時他也被部份歷史學家認為是一名反猶太者。而根據歷史紀錄顯示,他的口吃從未根治過。當然也有人認為這只是意圖不讓這個電影得獎,因為奧斯卡獎一向是反納粹的。誠然好萊塢常常以虛構為業,歷史電影並無法取代廣泛蒐集材料嚴謹推理的歷史著作;但是歷史電影還是有如一扇歷史之窗,可以引領我們進一步探索星月勾沉的人類歷史。

電影裡講到王子小時候不討喜,要去晉見父王母后的時候,褓姆常常故意掐他讓他嚎啕大哭,母后只好又把他交回褓姆手中,褓姆就在這個時候故意讓他餓肚子,長達三年的時間才被發現。這件事導致他腸胃不好,可能也是口吃的緣由之一吧!乍看這個情節會覺得有點匪夷所思,其實這是的確會發生在深宮裡的事實。

清光緒帝腸胃不好其來有自,據說慈禧每餐桌上都要擺放一百道菜,其實吃的也就是面前那幾盤,所以遠一點的菜餚往往就是幾天前的剩菜殘羹,只是餐盤講究罷了。慈禧進餐時光緒必須侍立在旁,慈禧常常故意賞賜給他這些不新鮮的吃食,就因為長期累積而壞了腸胃。還有一個記載說慈禧知道光緒帝腸胃不好無法多食湯圓,故意在冬至夜連著賜了幾碗湯圓,光緒不敢違抗卻又吞食不下,只好把整晚湯圓倒入衣袖,狼狽回到寢宮,更衣時發現平時貼身衣物率皆不見(慈禧先已派人拿走),太監連夜出紫禁城,商店都已打烊,後來是敲開了舊衣舖的門才得以解燃眉之急。

<王者之聲>片中有喬治六世與大主教之間的一些對話場景,關於英國國教,如果把它放在歐洲歷史脈絡當中其實是具有相當的可看性的。

歐洲中古時代,教皇葛雷高理一世(Gregory the Great, 540-604 A.D.)以"僕人之奴僕"自居,其任內的成就非常可觀,羅馬大主教的聲望日益高漲。

八世紀初的法蘭克「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是個既不會讀又不能寫,精力充沛的蠻人,其宮廷是個恣情縱欲的中心。但他後來為教皇清除騷擾意大利邊境的蠻夷,西元800年得到教皇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這個加冕儀式象徵著教會與國家的結合,教皇接受查理曼的幫助無疑是承認他在軍事政治上的地位,法蘭克王接受受教皇加冕表示他在地上的權力是必須由教皇肯定確立。自此以後,教皇在政治上的參與便越來越大,政教之爭成為歐洲中古歷史的主軸。

西元1075年,教皇葛雷高理七世(Gregory VII)趁德國國內局勢未穩之際,宣佈教皇的地位高於一切世俗政權,甚至可以罷免皇帝。亨利四世乃召集德意志主教會議,宣佈廢黜教皇相對抗。但在在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下,他再也無法顧及自己高貴的皇帝身份,演出了一場德國版的“負荊請罪”,史稱<卡諾莎之恥>

10771月,年僅26歲的亨利四世帶著他的妻子和孩子赤足披氈站在滿地白雪的卡諾莎城堡(Canossa)的院子裏整整等了三天,葛雷高理七世這位出身低微的手工匠人的兒子才出來恩賜給這位懺悔者一個赦罪的吻。表面上看似教皇勝利了,其實真正的勝利者卻是亨利四世。因為此後反對他的諸侯們就失去了另立皇帝的藉口,而且人民也同情他並站到了他的一邊。1084年,德皇大軍攻陷羅馬,葛雷高理七世匆忙出逃,亨利四世另立新教皇。次年葛雷高理七世在孤獨中客死義大利,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氣度使亨利四世終於在最後露出了笑容。

1294年,教皇蓬尼菲斯八世(Boniface VIII1234-1303 A.D.)與英王愛德華(King Edward)及法王腓力(King Philip the Fair)因稅收的問題鬥爭更形具體和尖銳﹔導致法王將自己的心腹推為教皇並拒絕到羅馬上任,遷移到法國的亞威農(Avignon),此一時期被稱為巴比倫之囚(教皇在法王控制之下,持續七十年之久),教皇的威望及權力一蹶不振。

1300年蓬尼菲斯八世宣布凡到羅馬朝聖的人便可將一切受洗以後所犯的罪一筆勾銷。此宣告使1517年馬丁路德的改教運動一矢中的,路德提出〈九十五條論綱〉攻擊教會,譴責「贖罪券」,否定教宗權威,宣告《聖經》是最後依歸,強調「因信稱義」,開啟新教(抗議教派,Protestants)的序幕。喀爾文於一五三六年寫成他的神學巨著《基督教要義》,劈頭便說,整個大自然是一個舞臺呈現出神的榮耀、智慧,人對神的感應是與生俱來的,當人認識神時便會更深的認識自己,認識神便等於接受救恩,進入神的豐盛生命之內。

路德的思想與著作傳入英國時吸引了不少支持者,但貴族及教會都反對新教,當時的國王亨利八世甚至還親筆寫了一篇「七大聖典衛護論」以反駁馬丁路德,還特別以金色封面包裝呈獻給教宗李奧十世,但不久之後,亨利八世卻因為婚姻問題而與羅馬教廷決裂。他迷戀上年輕貌美的安布琳(Anne Boleyn),而於1527年向教宗克里蒙七世(Clement Ⅶ)提出離婚要求不果,在國會的支持下自任為英國教會的最高領袖,脫離了羅馬教會的控制,成功結束他與凱薩琳的婚姻關係。

亨利八世創英國國教派並非宗教理念的衝突,反而是緊接而來的清規戒律讓他很不耐煩,繼任的「血腥瑪麗」(Bloody Mary)因為是傳統的天主教徒所以迫害新教徒,而直到1558亨利八世與安布琳的女兒伊莉莎白一世即位後,英國國教才真正徹底改變了英國。她確立英王是英國國教派的領袖,不僅打壓了天主教徒,也不能容忍新教的極端派—清教徒(Puritans,屬於喀爾文教派的一支)的批評,這些清教徒後來搭乘五月花號遠走北美洲,開闢新天新地---我們所熟知的北美殖民地的建立。

很多人都看過<都鐸王朝>電視影集,對於亨利八世這位英王並不陌生,1969年電影<安妮的一千日>只把焦點集中在兩人的關係上,有如一齣愛的故事,其實安布林始終擁護改革後的新教,在那個時代稱得上是特立獨行的女性,伊莉莎白一世的確立新教地位其來有自。雖然她有時候被嘲笑為打扮得像棵聖誕樹,而在吳爾夫(Virginia Woolf)著名的小說《歐蘭朵》中,她是賜給深受自己寵愛的貴族少年永遠不會衰老的英國女王(改編成電影<美麗佳人歐蘭朵>,西元1600年,歐蘭朵在乃父為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舉辦的宴會上以其青春貌美的外表與純潔天真的靈魂震攝了女王,女王賜與他一座城堡,並要他永保青春,永不憔悴、永不凋萎、永不衰老)。但是不管任何或是事實或是虛構的評價,任誰都無法否認她的時代(1558~~1603)是個光榮的時代,她也說過她把自己嫁給了英國!

卡諾莎城堡(Canossa).jpg 

~~卡諾莎城堡~~

卡諾莎之恥.gif 

~~卡諾莎之恥~~

Avignon.jpg 

~~亞威農~~

亨利八世.jpg 

~~亨利八世~~

安布林.jpg 

~~安布林~~

伊莉莎白一世.jpg 

~~伊麗莎白一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