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幾天看到<大奥前傳>的結局,春日局65歲命終,她的辭世之句是「相邀西沉之月 悟得個中道理 今日之娑婆 得以逃離乎」(西に入る 月を誘い 法をへて 今日ぞ火宅を逃れけるかな)。僅是撫育家光卻敢予以乳母之姿面見德川家康進諫,確立了家光的繼承人地位,甚至亦曾經以沒有任何官階的乳母之姿,參見了天皇並得到「春日局」的賜號。這樣叱吒一時的人物臨命終之時,卻也視娑婆世界為火宅,把死亡當作逃離,吾人豈無感慨乎?

衰敗會使人失去語言能力。這兩天讀了一些褚威格的小說,隱隱有了復活的感覺。

我還蠻愛褚威格的一個短篇<看不見的珍藏>,它牽動了我心裡的某一種共鳴,因為一直喜歡收藏一些有的沒有的東西 !

褚威格(1881-1942)生活在廿世紀初維也納自由主義的氣息裡,出身富裕但並未過著紈絝子弟的生活,倒是每天去貝多芬咖啡館,致力於藝術創作。

他的小說運用現代心理學的分析,雖然是敘事性的簡潔故事,可是其中對人性的描寫和心理學式的剖析卻讓他的小說在簡單之外能夠激蕩人心,餘韻繞樑。

<一個女人的24小時>是寫一個42歲的英國寡婦隻身前往著名的賭城蒙地卡羅,邂逅年輕賭徒發生在24小時之內的故事。

這位女士一開始對這年輕人並不存在男女之情,但卻在這一次的邂逅中實現了她的內心的渴望,一種佛洛伊德式的渴望。一夜的激情在女主人公醒來之後變成悔恨、自責,但當她看到還在睡夢中的年輕人有如嬰兒散發出天使般的光輝時,她感覺到從未有過的幸福。

「倘若沒有這個可怕的偶然事件,我也永遠不會理解,大自然神通廣大其妙無比,有時候會把熱和冷,生和死,歡欣和絕望,壓縮在短短的幾秒之中。」她如是說。

這個絕望最後終被證實。在出遊之後年輕人拿了她的錢並發誓戒賭回家,女主人公卻突然決定要表明衷曲,拋棄一切的浪漫來自於她無可言說的欲望。她趕赴車站沒有發現他的蹤影,終於在賭場發現了他,但這個年輕人專注於賭局對她視而不見。事後女主人公一段很長時間不曾忘記這個巨大的陰影。

羅曼羅蘭說 : <褚威格的小說是條美麗的小河,經得起一讀再讀。> 慘綠少年時代即曾讀過<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是沉櫻的典雅翻譯,安安靜靜的畫面襯著有著成熟法國女人寂寞哀傷的語調,把信裡的一字一句緩緩道出。

「你,永遠不知道我的你」,陌生女子一開始就以神祕悲傷絕望的口氣娓娓道出她一生的愛情。少年時代是抱著一種羅曼蒂克的心情在看一則愛情故事,今日重讀方知褚威格寫的是一種絕境---愛的困境,也是人與人之間的困境。 

一位著名的作家,過了四十一歲生日那天收到了一封厚厚的信,才曉得原來有一個從十三歲起就對他迷戀不已的癡心女孩,生命中只有他這個人,其他任何事都恍若不存在。他曾經邂逅了這位美麗的姑娘並帶她回家共宿三夜,女孩因此懷孕生了一個男孩,她以交際花的生涯來撫養孩子。他曾經在另一個夜裡注意到她,再度邀回家中過了一夜,可是畢竟沒認出她來,他從來不知道她的存在以及她的愛。她只是他許多艷遇中的一次邂逅。她想抓住與他相愛的見證,但那個小男孩後來死了,一切遂都如夢似幻。

愛人者一見鍾情---這個人、這個影像、這個氣味、這個情境抓住了她,令她癡迷,至死無悔。但並未能在那個被愛的對象生命中留下刻痕,當他看到這纏綿往復的自白、這頑癡痛楚的苦戀,他想起了一些若有似無的片段,可是構不成一個圖形,她,對他來說,仍然只是一位陌生女子。

這位女子從13歲起著迷於男作家的魅力,她專一地將自己的生命完全繫於戀人身上,她說<絕沒有人像我愛得這麼徹底,這是成熟的女人的貪婪之愛中所不能有的...>她的戀愛其實只是一個海市蜃樓,或者說她渴求的僅止於自己的慾望,當人專注(憧憬)於愛情時,情侶僅是這個慾望的附屬品,雖然與對方並無交集,她依然自己勾畫出戀愛場景,她愛上的是愛情,而並非是那個人。

終其一生,她只鍾情這麼一個人,她打造了一個理想的形象,讚頌對方的完美,其實是認為自己選擇了完美而自豪,她透過幾十張信紙對自己的愛戀、自己的創傷痕跡絮絮叨叨,發揮想像力恣意解釋,其實她是在講著<自我實現>的故事。

我想像褚威格窺見了很多人的內心世界。

DSC04367.JPG 

~~曾經在川越看過春日局的化妝間,但是找不到了,只有這一張~~

褚威格.jpg 

~~褚威格的第一任太太和秘書都曾經是他的書迷,原本都是<陌生女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