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黑澤明的電影<>的第五夢<梵谷>,一個年輕男子(是不是就是第一、二夢小男孩長大後的角色呢?)揹著畫具看著畫廊中梵谷的名畫,卻在不知不覺間進入梵谷的畫中世界,他走入「吊橋下洗衣婦」的畫中,努力地尋找梵谷……,遭到洗衣婦的嘲笑,終於遇見了梵谷,然後他不停地追尋,最後止於梵谷的《麥田群鴉》。在「麥田群鴉」中飾演梵谷的演員是《神鬼無間》的導演馬丁史柯西斯,他太胖了,而且話又多,跟印象中的梵谷很不對盤。梵谷不就是個瘦骨嶙峋,沈默寡言,甚至不太能表達自我的人嗎?當然黑澤明是有意藉著梵谷的口說出對大自然景色的觀點 : 大自然就像一場夢,我在其中是無意識的,只是用畫把它保存下來。

 

      

 

 

金黃色的麥田澎湃洶湧,逼得人必須與它直面相對,麥田展現出來的三條道路應該也象徵著對生命的追尋。黑澤明素喜用長鏡頭拍攝主體,納入廣大的視界變化,隱喻著人的渺小無依。年輕男子不斷的追尋,穿梭在梵谷的畫作當中,明暗、色度、遠近、深淺畫面對比強烈,極具質感 ! 但是電影布景「吊橋下洗衣婦」中的磚塊卻排列過度齊整,接縫之間沒有一絲一毫的缺口,與真實畫作有著極大的歧異性,讓人感覺粗糙毫無質感,不知道黑澤明在想什麼?

 

麥田群鴉與茶花女怎麼會有並列的可能呢?我是因為他們用了同一首配樂---蕭邦的<雨滴前奏曲>,而用了這個標題『前奏曲』(Prelude)就是扮演樂曲導入的角色,但蕭邦寫的前奏曲和練習曲一樣,純粹是為表現他的音樂靈感而寫,他已經完全不在意曲子原本的功能。

 

著名的音樂學者尼克斯曾說:「如果眼淚是一種聲音,那麼這種聲音就在蕭邦的前奏曲集中。」前奏曲的二十四首曲子以不同的二十四個調寫成,曲風、長短和形式都各有不同,其中有精簡卻令人心碎的樂曲,也有令人激情的感動要素。如No.2被命名為<悲傷的沉思>No.15(即雨滴)<雖然死神在那陰影中> No.17<他對我說他愛我> No.24則為<血,熱情與死亡>。在<茶花女>芭蕾舞劇中,阿芒父親以傲慢之姿出現找瑪格利特談判時搭配了No.2,他有一場獨舞搭配了No.17,當阿芒回家時瑪格利特已離開,只留下要重回過去繁華絢爛生活的書信,阿芒悲憤獨舞這段搭配的則是No.24。

 

《雨滴》是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曲目之一,它始終反復著一個單音,並伴隨著單調的節奏,旋律中透露著一種哀愁的氣息,反覆敲擊著降A琴鍵就像是滴滴答答的雨聲,慵懶的倦意聲聲敲入心田,不由得讓人頻頻回首、沈思。

 

德拉克瓦(法國浪漫主義畫家)1842530日致喬治•桑的信中這麼說 : 讓蕭邦復活吧,讓他從鏡子的邊緣醒來。給他一架鋼琴吧,只要給他一台黑色的普萊埃爾鋼琴,讓蕭邦在鋼琴前面坐下,<這時,我心目中的上帝就要垂下他那美妙的手指開始彈琴了!>這是對蕭邦最真誠的禮讚!

 

<梵谷>這一齣夢中,年輕男子在麥田追尋到梵谷,兩人對話當中梵谷說到<我埋頭苦幹,像火車一樣的驅策自己>,此時的畫面是一列蒸氣火車飛速轉動車輪,不停地前進,搭配<雨滴前奏曲>,令人心神盪漾 ! 而在《茶花女》芭蕾舞劇中當阿芒的父親明白了阿芒的一切開銷是由瑪格利特供應時,轉而低聲下氣地哀求瑪格利特離開阿芒,此時的瑪格利特以絕美舞姿表達出願意承擔一切的覺悟勇氣,搭配的就是No.15---<雨滴前奏曲>,舞台上穿插了<戲中戲><舞中舞>表現形式,瑪格麗特穿插於曼儂和兩位男主人公阿芒、德格裏厄之間,交織重疊的朦朧意象隱逸著人物內心的掙扎與微妙變化,細膩的刻畫瑪格利特的過去與現今的對照,給人以視覺與心靈的雙重震撼 !

 

在兩個影片中,再度與蕭邦邂逅......

 

 

 <茶花女>本事

 

因為喜愛茶花而被譽為<茶花女>的巴黎交際花瑪格麗特香消玉隕,在奢華的公寓中,她生前的用品即將被拍賣。瑪格麗特昔日的情人阿芒也出現在拍賣會的現場,一本小說《曼儂》映入眼簾,將阿芒回憶的大幕徐徐揭開……

 

奢華的劇院中正在上演著芭蕾舞劇《曼儂》,瑪格麗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時暗下決心,不能讓自己的命運如曼儂一般。一直傾慕著瑪格麗特的青年阿芒向她告白,二人墜入愛河,然而瑪格麗特病弱的身體和她早已習慣的奢侈生活成為這段真摯情感中最大的隱憂。

阿芒的父親得知兒子與交際花相戀,趕來阻止,因為深愛著阿芒,瑪格麗特選擇了放棄,並忍痛欺騙阿芒,告訴他自己依舊眷戀著過往聲色犬馬的生活。

 

瑪格麗特奄奄一息之時,再次找到阿芒。二人舊情復燃,此時<曼儂>的形象再次出現在她的腦海中,瑪格麗特決定信守承諾,再一次從阿芒身邊悄然離去。當阿芒的父親和盤托出真相,阿芒震驚不已,然而為時已晚,瑪格麗特已懷著無限渴望孤獨地離開了人世,一如茶花般凋零隕落。

 

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music/sinacn/20100119/18541127257.html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32464/2010/02/04/4465s2750380.htm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32464/2010/02/02/4465s2747716.htm

 

 

 <雨滴>的創作

 

一八三六年透過李斯特的引介,蕭邦在一場晚宴結識了大他六歲的女作家喬治桑,蕭邦對她的第一印象並不好,可是喬治桑擁有敏銳的頭腦與堅強的個性,這些特質和敏感憂鬱的蕭邦完全相反,或許因此而深深吸引著蕭邦,特別是在那一年蕭邦染上了肺病,虛弱的身體正好需要像喬治桑這樣健康而又具有母性光輝的女性來照顧,不久兩人便墜入情網。蕭邦與喬治桑一同生活了九年時間,在喬治桑的照料下,蕭邦一面可以安心養病,一面又可專心作曲,許多傑作都在這個時期完成。

 

二十四首前奏曲是蕭邦成熟時期的作品,涵蓋他所擅長的各式風格,看起來又像是簡化過的練習曲,音樂中藏有多樣的變化。作品完成於一八三八年到三九年冬天。

 

 由於肺疾惡化,經喬治•桑的安排,千里迢迢地來到四季如春的地中海馬爾他島療養,借住在修道院。有一天喬治•桑外出恰巧遇上大雨,遲遲未歸。病中的蕭邦在雨聲中靜靜等候,屋簷滴下的雨聲滴滴答答,於是他起身寫下這首標題<雨滴>的著名前奏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