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藝術作品中的「主體」處於哪個位置?觀看者與畫中人物的相對關係如何界定?其實它們往往是以辯證的關係同時存在。符號學式的詮釋角度可以敏銳的探知圖像背面隱藏的論述結構。

我曾寫過<所謂浪漫()>一文,其中闡述德拉克瓦(Eugene Delacroix1798-1863)作品「薩達那帕魯之死」(The Death of Sardanapalus),認為具備強烈的情緒與異國情調,是浪漫主義繪畫的極致。

http://miao632.pixnet.net/blog/post/30706388

ap_20070723060950114.jpg

180px-Eugene_delacroix.jpg  德拉克洛瓦

然而,<<女性、藝術與權力>>一書的作者諾克林(Nochlin)卻指控The Death of Sardanapalus是「德拉克洛瓦的私密幻想」。

Nochlin提出這樣的看法:「這個故事中包含了頗為俗世的預設,是德拉克洛瓦那個階層的男人共同認同的,他們都自然而然地『被賦予』想望、擁有和控制女性身體的權力。如果這些男人是藝術家,他們便被默許擁有幾乎是無限的管道,可以任意擺佈女性模特兒的身體。換句話說,德拉克洛瓦的私密幻想並非憑空存在,而是存在於一個特定的社會脈絡中。」

她又指出:「德拉克洛瓦試圖用各種方式去除和疏離男性主宰女性的意象,同時又強調其主題中所含有的性刺激。他表現這場屠殺的方式是在這幅畫的血紅心臟地帶安置一個投射自我的人物──橫躺在床上的撒旦拿帕勒斯王──這個自我避開了周遭的感官刺激,是個藝術家暨破壞者,終將被他自己的創造─毀滅的火舌吞噬。」

最近讀了很多美學書籍,做此筆記為了怕遺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