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徒勞之感如影隨形!
川端康成的「雪國」一書中有一段話「..單純的徒勞之感比起類似都市逃亡者高傲的不平尤為強烈…」。
駒子身處窮鄉僻壤之地,卻從十五、六歲開始,就把看過的小說的題目、出場人物姓名、彼此的關係一一記載下來,看似徒勞無益,然而只因為想做,所以就認真地做的一種「無所為而為」的生存哲學,並無現實利益的考量,反而具有極度的純粹性,也使她的存在更為淨化。
誠然,人總是必須寄情於某一種精神支柱,才能漸漸走向一種更單純的內在舒展,不受雜事困擾而過活。
近日閱讀一首可愛的小詩:
I love all beauteous things,
I seek and adore them;
God hath no better praise,
And man in his hasty days
Is honoured for them.
I too will something make
And joy in the making!
Altho' tomorrow it seem'
Like the empty words of a dream
Remembered, on waking.
/布瑞吉斯(Robert Bridges,1844~~1930)
我愛一切美麗的事物,
我四處搜求,以便供奉高閣;
就是對上帝禮讚,也不過如此。
吾人在白駒過隙的一生中
為之倍增光榮。
我也要製造一件美品,
製造時眉飛色舞;
雖然明天彷彿是
像夢中的空話
醒來時才一一記清。
朦朧、不可知的「明天」是「醒來時記得的夢中空話」,絕妙!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