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斯特拉文斯基(Lgor Stravinsky 18821971) 是美籍俄國作曲家、指揮家,西方現代派音樂的重要人物。《浪子的歷程》是斯特拉文斯基用英語創作的歌劇,表明了他對美國社會的認同;也被認爲是二戰後最好的歌劇之一。此劇叙述一位放蕩不羈的青年湯姆為發財不惜將靈魂與魔鬼尼克交易,最後進瘋人院的過程。

 湯姆夢想有一天自己也能一擲千金,此時誘惑者尼克·夏杜(相當於《浮士德》中的魔鬼梅菲斯特)出現,告訴他獲得伯父的遺產遺贈。他因而離開妻子安妮前往倫敦去繼承遺產。尼克變成他的僕從,但要求過完一年又一天後必須“付給”他一樣東西。在倫敦尼克引導他走入墮落之途。湯姆雖然可以隨心所欲地得到美女和狂歡,却得不到真正的愛情。

秋天的早晨,湯姆說對城市的快樂已經深感厭倦,他大叫:“我要幸福!”尼克立刻出現,建議他娶土耳其女郎芭芭。而為了尋找湯姆來到倫敦的安妮發現他另結新歡而絕望地離開。但湯姆仍得不到滿足,鬱鬱寡歡,在此劇第二幕中,當湯姆睡覺時,尼克以默劇表演出魔鬼邪惡的獰笑。尼克把騙人機械(將石頭變成麵包)搬到他的房間操作。湯姆醒來大為驚嘆,認為可以增加財富决意將一生全部賭注到這個新事業,但是他因而破產了。

在第三幕的第二場,隨着弦樂四部冰冷陰暗的前奏曲,情景移到墓地上。尼克對著恐懼發抖的湯姆說,這時剛好度過約定的一年又一日,所以必須照約定付给他一樣東西---靈魂,並催促他自殺。湯姆苦苦哀求,尼克答應玩一次撲克牌,如果他赢了,就給予缓衝的機會。湯姆由於度過荒唐的生活而領悟到和妻子安妮的愛才是真實的,就因為此真誠而順利猜對三張牌。尼克惱羞成怒發出詛咒,跳入本來為湯姆所挖的墓穴裡。而因詛咒而發瘋的湯姆也躺入墓穴中,以孩童般的聲音唱起歌來,他幻想自己是等待維納斯女神的阿多尼斯而被送進精神病院安妮則守候在他身旁一直到他死去。

728px-William_Hogarth_027.jpg 

~~湯姆的狂歡,沉迷酒色、揮金如土。霍加斯(William Hogarth,1697 ~ 1764)~~

729px-William_Hogarth_019.jpg 

~~湯姆之死,霍加斯(William Hogarth,1697 ~ 1764)~~~~

 

250px-Aphrodite_Adonis_Louvre_MNB2109.jpg 

~~阿佛羅狄忒與阿多尼斯,古希臘盛芬芳油瓶壯器皿,羅浮宮~~

800px-Luca_Giordano_020.jpg 

~~阿多尼斯之死,阿多尼斯(Adonis)是希臘神話中掌管每年植物死而復生的一位非常俊美的神, 阿芙羅狄忒被阿多尼斯的美貌迷住,她追隨著他,陪他到森林裏去狩獵,她經常叮囑阿多尼斯當心那些兇猛的野獸。但是當維納斯登上她那由天鵝拉著的四輪車向天空飛去後,阿多尼斯帶著獵犬驚動了一頭野豬,將利牙深深咬入了他的腰部。阿多尼斯四腳朝天地躺在地上,美麗的臉痛苦地抽搐著,奄奄一息。阿芙羅狄忒在半空中傳來了心愛的情人痛苦的呻吟。她趕緊掉轉車頭,回到地面,但阿多尼斯還是死去了~~

浪子歷程率皆為悲劇,在三百年的西方小說發展史上,法國小說家司湯達爾(Stendhal)的《紅與黑》堪稱第一階段寫實小說的經典之作。書名的小標題為「1830年的編年史」(Chronique de 1830),斯湯達爾遣用紅與黑兩個顏色來扮演人生的極緻。于連為了出人頭地向上爬,竟不惜採用卑鄙惡劣的手法,始終戴著一到虛偽的面罩,他把背誦拉丁文《聖經》作為踏入上流社會的敲門磚,用自己的才能和意志去征服女性,並不斷改換政治信仰,走自己所鄙視的教會道路,在與上流社會的抗爭中自己也走入墮落的深淵。

于連·索海爾出身卑微,父親為鋸木廠工人,但是他英俊瀟灑,有一雙大眼睛,勤奮刻苦,記憶力驚人,學過木工、拉丁文、神學;而且他野心勃勃地想出人頭地,從市長家的家庭教師,做到巴黎侯爵的祕書,由於他的神學造詣和謹言慎行,漸漸得到別人的重視;甚至獲得市長夫人與侯爵千金的愛情。在拘謹的外表下,他的心卻充滿了對英雄的崇拜、對貴族的憎恨。他一步步走向名利之路,也不時和自己內心的矛盾交戰。

瑪蒂爾德高傲而美麗,渴望追求浪漫的氣息,她看不上一般的貴族公子,反而跟一身傲氣的于連擦出愛的火花,當瑪蒂爾德發現自己懷孕時,她的父親木爾侯爵雖感忿怒,但迫於無奈,給予于連大量的財產與貴族身份,使他成為驃騎兵中尉。于連開始幻想自己在三十歲時當上司令,這時曾與他有一段情的市長夫人出於嫉妒,寫信給木爾侯爵揭穿他的醜行。于連一怒之下,在教堂開槍打傷了從中作梗的市長夫人,後來他知道市長夫人是被神父所逼,後悔莫及。法庭以預謀殺人的罪名判處于連死刑,于連拒絕上訴,拒絕做臨終禱告,走上斷頭臺,瑪蒂爾德坐上馬車將于連的頭顱放在膝蓋上,來到他生前選定的墓地,親手將之埋葬。三天後,市長夫人因傷重去世。瑪蒂爾德忠實於她的諾言,她沒有用任何方法自尋短見,但在于連死後三天,她抱吻着她的兒子後離開了這個世界。

林布蘭特(Rembrandt,1606 ~ 1669)的自畫像有如日記,因為數量多到足以成為成為觀察他一生蛻變的最佳文本。「浪子回頭」的版畫,落魄的浪子跪在父親面前,表情隱約而充滿平靜,他被自父親而來的溫和光芒完全的覆蔽,平復了他破爛衣著所暗示的狼狽不堪,獲得了心靈上的安歇;父親擁抱浪子的那雙手,傳達了一個父親對孩子絕對的寬恕、包容、憐憫、和徹底接納。林布蘭特經歷人生起伏,從擁有事業、婚姻、家庭的人生顛峰,因荷蘭社會流行風潮的轉變淘汰,他的畫不再受到歡迎,累積的財富揮霍殆盡甚至破產,緊接著摯愛的妻子、孩子又一個個的因病先他而去;晚年垂垂老矣的他孑然一身,一如耗盡一切所有的浪子。正是這樣的人生境遇,從喧嘩到落寞,讓林布蘭特晚期的畫走向沈思的內心世界,除了繪畫,他再無所可以傾訴。因此在簡約的畫面中,更深入的去探討一些在人性幽微之處顯出意義的主題,呈現了徹底的內斂。

return-prod<iframe titl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