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理學先驅人物胡瑗(西元993~1059年)少時家貧,到泰山讀書,十年間從未回過家中,今日泰山南麓有一棲真觀,即當年胡瑗苦讀之處,另有一投書澗,緣由於胡瑗每接到家書,只要看見上有<平安>二字,便將家書投入澗中,他自己說恐因家書而亂其心,也就是說他絕不為世俗紛擾所干擾。
大家都知道美國詩人、散文作家及自然學者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年)所寫的<湖濱散記>一書,鼓勵人簡化生活,將時間保留來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是在1845年二十八歲時自詡為「風雪和風雨的觀察員」,因而他一個人來到康考特的華爾騰湖,向散文家愛默森(Emerson)借一塊地,築起一座小木屋,一個人閱讀、寫作與生活。他嘗試以最低的代價,過著素樸但充實的日子,他一共度過了兩年多遺世獨立的簡單生活。
生活有千百種,為什麼我們只過一種 ? 每個人其實都是文明生活的過客,忙不完的粗糙生活是多麼地折磨人!我曾作如是想,但是卻也一直無法真正去實踐所謂遺世獨立的簡單生活,雖然陶淵明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李白說<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但我喜歡現代文明生活,我要去看戱看畫或聽音樂,我必須上圖書館,有時候也要去血拼一下,我常常自詡<大隱隱於市>,身居鬧市但心不為所動,無視於擦身而過的人群,昂然挺立,我行我素,這種生活哲學我已行之有年。
24日中午來到東京,朋友J約了另外一位朋友L出來吃飯,雖是初次見面相談甚歡,原來是一位女詩人,只是久居東京,與台灣有點脫節,不過她告訴我不久前有人在虛擬世界中看到她的詩,居然還認得出來是她,三個女人在細雨霏霏中,在東京軋馬路…
德川家光的誕生地,春日局的化妝間
小江戶川越
這是一家很可愛的店~~
隅田川的water bus,德川家一定想不到滄海桑田,自己家的離宮會有如許大樓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