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天(晚上)八點下班,走半小時的路回到宿舍,眼睛一閉起來,耳朵裡就會傳來轟……轟……(沖床)的聲音;一天最少十二個小時在工廠,一小時恢復聽力,一小時吃飯,一小時來回工廠,一小時做一些梳洗,十六個小時已經去掉了,我一天還有多少時間想其他的事情、做其他事情呢?」一群做模具成型車間的九○後員工抱怨著。~~~商業週刊~~~

 從富士康的第十@跳,我想到的是一個子虛烏有之鄉。

4039875759.jpg 

“烏托邦”譯自拉丁文,意思是“沒有的地方”。中國近代翻譯家嚴復將其翻譯成中文,意思是“子虛烏有無所寄托的邦國”。自從有歷史記載的時期以來,人類就一直夢想著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平等幸福的理想的世界。

西元前三九九年,蘇格拉底被雅典市民昏聵的心智集體公決處死,他的二十八歲的弟子柏拉圖,帶著喪師的極度傷痛離開故鄉,環著地中海流浪,尋覓能實踐他的理想國的國王。但是柏拉圖後來對哲人王的夙願徹底幻滅了,他專注於教育與著作,再不管風雲變換的人間事,最後終老而死。但卻流傳下來的他與人對話的作品,這就是後來被集結成書的《理想國》。他的理想國有兩種開國的辦法:其一,使哲學家直接成為統治者;其二,使統治者直接成為哲學家。

西元153577日,亨利八世的大法官托馬斯.莫爾被推上斷頭台,他腦中可能浮現的是他畢生夢想的那個新月型的島國──那裡沒有私有財產‘勞動不再是謀生的手段﹔人們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各盡所能、各盡所需,和諧幸福的生活著的“烏托邦”。這是空想社會主義學說的起源,

自莫爾死後,空想社會主義思潮繼續徘徊在歐洲的上空,先哲智士們不斷的又提出了“太陽城”、“千年太平天國”、“法郎吉”、“新和諧公社”等一個又一個的構想,為烏托邦設計更完美的藍圖,嘗試更具體的模式,探索更現實的道路。

溫和的社會主義如法國思想家聖西門主張本著基督博愛精神,由內而外,發揮互助合作精神,改善窮人困境。他和門徒曾在法國組織生產合作社,有意藉著公權力控制生產和分配。法國的傅立葉、白朗及英國的歐文等人,也都主張以限制或廢除私有財產制度來改善社會問題。由於他們主張採用比較溫和的手段,實際的效果和理想差距甚遠,而被譏評為烏托邦式的社會主義。

三百年過去了,烏托邦仍然是個夢。

當馬克思坐在大英博物館裡,一邊用雙腳把博物館的水泥地面蹭磨出兩道深印,一邊嚴肅地審視資本,終於他和恩格斯兩人,在20世紀的前夜把空想社會主義發展成了一門科學------他們其實是有著終極的社會觀察與關懷。

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勞工階層不僅被資本家剝削,而且也產生「異化」(alienation)的現象,也就是說即使提高薪資,人們及其勞動仍是物化的商品,無法獲得真正的尊嚴及自我認同。所以他們主張以革命手段,將資本主義社會連根拔起,徹底改造世界。他們呼籲所有地區的勞工團結,強調「眾人創造歷史」,大眾應是創造歷史的主體,恢復人性尊嚴和人的自主性是唯一要務。       

但是馬克思從經濟活動分析歷史的演變,常被誤解為「唯物論」者,共產國家往往以馬克思的思想作為其政治工具,造成馬克思思想被教條化、誤用的情況。1917年列寧在芬蘭祕密登上了一節鉛封的火車,風馳電掣般的駛向俄國的首都彼得格勒,預示了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首先在俄國實現。但卻也將世界帶向一個更子虛烏有之鄉。

莎士比亞戲劇《暴風雨》中的米蘭達天性善良溫馴,讓斐迪南一見到她就誤以為她是女神。在米蘭達的眼中,初見的人事物莫不美好,當她見到那普勒斯王和安東尼一群人時,便說「他們住在那裡,那裡必然是個美麗世界呀」。十九世紀的赫胥黎引用了「美麗新世界」來做書名,這一詞語從此也幾乎就人盡皆知了。

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是個很奇妙的世界,一切都是非常的"完美",沒有窮人、 醜人,也沒有悲傷,只要一出現難過的情緒,吃了索麻睡上一覺,藥效就會使關於悲傷的記憶全部刪去。

故事的地點為25世紀的倫敦,社會已被高科技的集權所控制,整個新世界好比養殖場,抛棄了家庭、倫理、宗教;人們都是由育種中心所培育。每個人一出生,就被決定了階級了,社會井然有序。在美麗新世界中的倫敦,人像是被安排的棋子,社會好像電動Game,控制者就是操縱Game的人。『柏納德』和野蠻人『約翰』,提出了反思,選擇離群獨居卻仍被看成人猿而選擇自殺。

1949年出版的《一九八四》是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所著,主要是描寫一個稱為大洋洲虛構國家,在1984年實施權利集中於個人,由政府控制情報或監視個人生活,個人自由遭受壓抑的故事。奧威爾在談到這部作品時表示:「我絕不相信會出現這種社會,可是,類似的社會可能會發生」。

極權統治我們都不陌生了,但翻開奧威爾的《一九八四》,還是會有一種涼颼颼的感覺從背脊升起:在一個名曰 “大洋國”的地方,全體人民處于完全監視之下、自由與思想是城中絕跡的珍品,屈從與無意識被訓練成一種全民心態。

《一九八四》的最大關懷 :

<……雖然陽光燦爛,天空蔚藍,可是除了到處貼著的招貼畫以外,似乎什麼東西都沒有顏色。那張留著黑胡子的臉從每一個關鍵地方向下凝視。在對面那所房子的正面就有一幅,文字說明是:老大哥在看著你……在遠處,一架直升機在屋頂上面掠過,像一只綠頭蒼蠅似的徘徊了一會兒,又繞個彎兒飛走。這是警察巡邏隊,在伺察人們的窗戶……>

<……在溫斯頓的身後,電幕上的聲音仍在喋喋不休地報告生鐵產量和第九個三年計劃的超額完成情況。電幕能夠同時接收和放送。溫斯頓發出的任何聲音,只要比極低聲的細語大一點,它就可以接收到;此外,只要他留在那塊金屬板的視野之內,除了能聽到他的聲音之外,也能看到他的行動。當然,沒有辦法知道,在某一特定的時間裏,你的一言一行是否都有人在監視著……>

YT1250.gif 

 <<移動的地平線>>──藝文烏托邦簡史,The Moving Horizon: The Essential Guide of Utopian Art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ReadingTimes/ProductPage.aspx?gp=productdetail&cid=mcea(SellItems)&id=YT1250&p=excerpt&exid=39397

 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其中提出十個烏托邦

I. 漂流的烏托邦

一部個人與宿命相搏的史詩

始於詩人的言語:荷馬的《奧德賽》

II. 理性的烏托邦

一座理性和公義並存的觀念城

始於哲學家的對話:柏拉圖的《共和國》

III. 公社的烏托邦

一本子虛烏有的公社指南

始於水手的見聞錄:莫爾的《烏托邦》

IV. 化外的烏托邦

一齣化外殖民地的奇遇劇

始於另類者的魔法:莎士比亞的《暴風雨》

V. 預言的烏托邦

一卷神性與人性的啟示錄

始於自覺者的抗爭:米爾頓的《失樂園》

VI. 荒謬的烏托邦

一本荒謬國度的遊記

始於諷世者的幽默:綏夫特的《格列弗遊記》

VII. 靈隱的烏托邦

一部重返桃花源的田園牧歌

始於文人的行動:梭羅的《華爾騰湖》

VIII. 失落的烏托邦

一個文明與野蠻並置的故事

始於反殖民的批判:康拉德的《黑暗之心》

IX. 科幻的烏托邦

一則反烏托邦的科幻寓言

始於生化科技的衝擊︰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

X. 終極的烏托邦

一張機械化社會的藍圖

始於對意識的大清洗︰奧威爾的《一九八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