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會上,自阿難與摩登伽女之情天慾海始,指出貪欲的根源,是因為對聲色的執著。所以有「七處徵心」以祛除妄心見本心;「八還辨見」則是為了撥落見塵明見性。

佛詰問阿難心目所在之處,阿難先後以七處回答:心在内、心在外、心潛伏在眼根裡、心在見暗見明的作用上、心在隨所何處、心在中間、心無著。此所謂「七處徵心」。

阿難之誤,在於將應用的心當作真心,佛乃將之一一論破,指出它只是應用之現象,是妄心而非真心。

1.      若心在内,為何不能見到心肝脾胃?

2.      若心在身外,則身心兩異,各不相知。而今身心相知,豈可為在外?

3.      若心潛伏在眼根裡,若眼見物時,心隨即能分别而無有障碍,眼若可見,即同於境矣。眼若同境,則心境各異,豈可謂心潛伏眼根内而可分别?

4.      根據心見明見暗說明心在内在外的現象,然而閉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與眼相對否?若與眼相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不相對,云何成「外」?

5.      若心在與外界事物相連合之處(心在隨所何處),但經分析,心性思惟作用,並無自體,思惟的作用亦不可能是心的體性。

6.      心在根、塵中間(意即心在物質與知覺、身體與外界現象的中間),果真如此,若兼於根、塵,則根有知而塵無知,有知無知兩立,云何為中?若不兼於根、塵,不屬於根、塵者,即無體性,中又何有相?

7.      阿難最後說出「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如果没有無著的境界存在,那就是龜毛兔角;如果有一個無著的境界存在,那就必定會有一種境界與境象,又如何說是無著?

世尊「七處徵心」,阿難始终懵懂,不能了悟,甚至到最後還說出「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其實是與真心愈來愈遠了。

 

「八還辨見」,八還的意思是說,一切有為法,均由因緣而起,一一事物皆可推其生因,唯有能現生一切萬法的妙明真心本身是找不到生因的。

 八還,即從八個方面推究、還原事物的生起因緣。

1.      <明,還日輪>光明照耀歸還給太陽。

2.      <暗,還黑月>昏暗,歸還沒有月亮星光的晚上。

3.      <通,還戶牖>通透,歸還給門窗。

4.      <雍,還牆宇>擁擠,歸還給牆壁。

5.      <緣,還分別>接縫,歸還給區隔。

6.      <頑虛,還空>完全沒有東西的地方,歸還給虛空性。

7.      <鬱勃,還塵>塵土飛揚,歸還給塵土。

8.      <清明,還霽>清明的天氣,歸還給雨過天晴。

世間的一切現象歸納起來,不離開這八類。而人可以看到這八種現象的見性,應該歸還給誰呢?所以「八還辨見」即是為了闡釋「所見之境可還,能見之性不可還」的道理。那個你不能歸還給現象界的,不就是你自己,難道還有別人可以歸還嗎?你的心本來就是微妙明白清淨,是你自己迷糊以為沒有這樣的功能,所以才會好像喪失本心,在苦海中浮沈。

浮雲翻騰、風吹物動塵沙起、鳥兒飛、樹木、山川、草芥、人畜,都是物象。但是你能看的見性,都能清楚的看得到。物象本身有種種的差別,但是各人的見性沒有不同,這個精細微妙明白能看的,實際就是各人的見性。為什麼還自己疑惑自己呢?見性是各人真實的性能,不好好真實的觀察,為何還想要別處去找到所謂「真實」的見性呢?

 「八還辨見」最為精采處在於結論:「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第一個「見」是所見之見,是現象;第二個「見」是能見之見,是明心見性之「見」。真正明心見性的見不是眼睛能看見的見。

由「七處徵心」到「八還辨見」,明白指出為煩惱窠臼者,都是心目為咎,要脱離心目的桎梏,才能獲得自由。其實,佛在無言可答、無理可申之處,說出真妄兩相,只不過是勉立名目,權作化城,聊作舟筏而已。真心悟境,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徹悟之時,無妄亦無真。

前曾言及,人一旦夢醒,就會知道「什麼都沒有」,有或沒有都只不過是執著於意識判斷的表現罷了,和有、沒有無關的地方才是真功夫!和妄、真無關的地方也才是真功夫!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聲色之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