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讀到一則白居易的小故事,覺得很受用。

唐代鳥巢道林因終年棲息於松樹上故被稱為鳥巢禪師,又因鵲常在他身邊造巢,所以也被稱為鵲巢禪師。

一日白居易前往拜訪,赫然見到這位僧人在高處坐禪,禁不住叫出「危險!」樹上傳來「危險的是你!」

白居易反問「我穩穩地站在地面上,為什麼會危險?」

道林回答:「不悟生命短暫的人當然危險!」

白居易知其並非普通人物,因此發問:「佛法大意為何?」

道林回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白居易說道:「如此三歲孩兒也能得道。」

道林回答:「三歲孩兒都能說,八十歲老翁還不一定做得到。」

言行之間其實有很大的差距,沒有相當的覺悟和修為很難做得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一句單純卻又深奧的話,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一句話真正的意思是說人類生來就有做善事的本能,就算想做惡事,還不一定能去做,這才是徹底的真理之覺醒。

很佩服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的道理。

《傳習錄》卷下226

問知行合一。

先生曰:「此須識我立言宗旨。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說箇『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知行合一」的論說,就是要讓人們曉得只需要有念頭萌發了,那就相當於做了,所以一定要把不善的念頭徹底連根拔起,不讓它潛留在心裡。

以我個人的理解,<知行合一>並不是<理解與實踐並行>的意思,<知>與<行>並非兩件事,而是一件事,所謂<即知即行>,<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所以特地引用《傳習錄》原文。同樣的道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並不只是說不要做壞事要做好事,其重點還是在於<人類生來就有做善事的本能,就算想做惡事,還不一定能去做>,都是要保守那<一念發動>。

 

歡喜

現在常常自覺很幸福,其實沒有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只是徜徉在一片歡喜心。讀書拉琴很開心,就算是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也就是開心接受。

張著茫然眼神的犢牛,據說可以在一大群母牛中找到自己的母親,印度人認為:人所造的業,就像小牛找母牛,終究會找到果報的承受者。「聞道如牛毛,悟道如牛角」,紅塵情事揮不盡,,無論時運多麼不好,生病也好、窮苦也好,我們只能做該做的、領受該領受的,該放棄而不放棄是執著;該提起而不提起是逃避。

儘管世事如幻,因緣聚散起滅,然而行住坐臥、歷緣對境、舉手投足、揚眉瞬目經年,任運浮沉,遊戲三昧罷了!在人世間生活,吃飯喝茶,觸目遇緣,見聞覺知,一一無非皆是不可說、不可思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