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N0171.JPG     

 並無意將舊文置頂,只是突然找到一些舊資料想放進來,結果變成是今天發文(嘆)。

   

史麥塔納(捷克音樂之父)---我的祖國,悠揚的節奏有如伏爾他瓦河的潺潺流水...

 

一向喜愛建築藝術,旅歐期間觸目所及,美不勝收。而對於享有「建築博物館之都」美譽的布拉格早已心嚮往之2004年年底在英國諾丁漢(Nottingham)短暫停留時,發現飛到布拉格大約只要一個小時的行程,隨即在網路上訂票,在諾丁漢登機時下著小雨,抵達布拉格卻已是大雪紛飛,預約好的司機準時來接機,進入市區,華燈初上,遠眺布拉格城堡燈光輝煌,屋宇錯落有致,一片如詩如畫的景象,有如進入童話世界,令人難以忘懷。

 

DSCN0348.JPG

 

 

 DSCN0360.JPG  

 

捷克位於歐洲的心臟,歷經中古時期的戰爭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每當戰爭發生時,捷克人會選擇投降,也因此免受兩次大戰的戰火摧殘,得以保存昔日的芳容,許多從13世紀以來到現代建築都得以保存下來,如11~13世紀的羅馬式建築、13~15世紀的哥德式建築、16世紀的文藝復興式建築及17~18世紀的巴洛克式建築,與具有現代感的前衛建築新舊並陳。  

建築.jpg   

蜿蜒美麗的伏爾他瓦河(Vltava)在市區形成一個倒S型的河灣,巧妙地將古城分為兩部分;東北是河左岸以古堡為主的城堡區及名為 Latran的下游谷地、西南則是河右岸以市政廣場(Namesti Svornosti)為中心的舊城區。市區四周盡是起伏的丘陵與蒼翠的森林,一片盎然綠意間點綴著民房磚紅色的屋瓦;從城堡區的高塔上或丘陵高處,同樣可以望見這天然形成的美麗景致。當然布拉格有其陰暗的一面,如胡斯雕像啦、猶太墓園啦等等,不過在這一片美麗景致中似乎一切可以煙消霧散。

 

 伏爾瓦河.jpg    

 

DSCN0076.JPG 

 

DSCN0124.JPG    

 

查理士橋是東歐最古老的石橋,在布拉格居民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兩岸經濟和交通命脈。查理士橋上最著名的是橋邊欄杆各15尊的聖人雕塑,最受人矚目的是位居大橋中央的紅衣大主教波穆克聖約翰(St. John Nepomuk)的雕像,他基於道德感,為來告解的王后守密,因而命喪河中。據說觸摸與他相關事蹟的浮雕,即可為自己帶來好運。(後世傳說摸摸這個主教像,可讓你心中「秘密」永保無人知曉,這個雕像是真的被摸得透亮,世間擁有秘密的人太多了嗎?

 

大橋的兩側擺滿藝術畫攤,各色水彩畫、油畫、鋼筆畫、素描、攝影作品等,,大多數題材都取自於查理大橋,描摹出橋上春夏秋冬、晨暮晝夜的景色,橋上兩邊都是一些街頭藝術家,觀光客人潮絡繹不絕。入夜後人聲不再鼎沸,遠看隱於蒼翠山巒的古堡,下望伏爾塔瓦河波光粼粼,漫步於查理士橋上,難以言喻的浪漫情懷...

 

DSCN0375.JPG 

DSCN9951.JPG  

 

 

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是布拉格城堡區最重要的地標,裝飾華麗的大門上拱柱和飛扶壁是哥德式建築的經典建築特色。(扶壁是一種用來分擔主牆壓力的輔助設施,而頑皮的哥德式建築把原本實心的、被屋頂遮蓋起來的扶壁,都露在外面,即稱為飛扶壁,法國龐畢度中心不是故意把各種建築管線裸露在外嗎?)這座教堂是世界第三大哥德式教堂。

立面.bmp  

金色之窗.bmp  

金色大門的壁畫--最後的審判.bmp  

         

 聖維特大教堂1.jpg

 

哥德式教堂外觀個性鮮明,大門所在的正面一定有一對鐘塔、周身許多位置有小型的尖頂、瘦高的尖矢形窗子以及壁柱、線腳等等,秘密地佈滿了垂直線,因此造成了向上升騰的動態,象徵著對天堂的追求。哥德教堂外部細節很多,內部用繪畫和雕刻來宏揚教義,陽光透過彩色玻璃窗把教堂內部照得光輝耀目,把天國設想為華麗的感性世界並且搬到現實中來。

 

聖維特教堂內有著20世紀的彩繪玻璃窗,描述聖經裡的故事。在走入教堂的左側的彩繪玻璃窗中,有一片彩繪玻璃明顯的與其他的彩繪玻璃不同,是布拉格著名畫家慕夏的真跡,為這個已有千年歷史的教堂,增添不少現代感。

 

慕夏之窗.jpg   

Europe photo 111.jpg  

 

DSCN0101.JPG  

page.jpg  

 

聖維特對面是聖喬治大教堂,乖個彎即可進入黃金小巷,充斥著極具古風的酒館與販賣藝品、明信片與圖畫的小商家,房子的造型依舊維持傳統的樣貌,加上色彩豔麗,及利用特殊窗簷的裝飾,別有一番風味。漫步在石塊砌成的步道上,真是時光倒流...卡夫卡在黃金巷的NO.22故居,完成以布拉格城堡為背景的文學大作《城堡》,當然還是一貫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徵直覺的手法,讓人隨著那無法適應社會孤立而絕望的人兒躑躅.. 

在古典華麗的舊城區中,最受人矚目的是舊市政廳牆上的大型天文鐘,是14世紀天文學家Mikolas的作品,天文鐘可分為三部份,各有不同的象徵,例如最下面的的月曆鐘,最外圈是波西米亞人一年四季的工作生活情景,二側的雕像分別代表著虛榮、貪婪、死亡、慾望。其二側的玻璃窗,在整點時會開啟,我也等待要一睹神奇。十二時正,見一具骷髏骨敲響喪鐘,窗口的兩扇門隨即打開,鐘聲與形象迫真的雄雞齊鳴。而其他窗口如耶穌十二門徒等更迴轉出現。如此花盡心思的設計,據說Mikolas建好鐘後,國王即下令弄瞎其眼睛,只為了使此大型天文鐘成為天下無雙。

 DSCN0312.JPG  

 

理所當然,也在現代經典的瓦次拉夫廣場﹙Vaclavske Namesti﹚的「布拉格香榭大道」悠閒地消磨了時光。

 

DSCN9964.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