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均 ~~~ 6成國人自認是中下階層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517/122/2roo0.html

上面新聞的內容是說從1992年到2005年資料,台灣階級相對流動率,父母和子女階級不同的比例約70%,在世界算很高,代表流動性大、社會很活絡。

但是同時在1992年到2007年間,國人認同自己是中層階級的人,從40%降到32%,自以為是中下和勞工階級的,更從50%竄升到64%。貧富差距擴大和階級僵化正在發生。

而且更出現教育機會不均等,人民愈來愈難靠教育往上流動。即使受高等教育,也難以改變出身。

創業也是造成階級快速流動的路徑之一,但這條路卻愈來愈難走。經濟部的數據描繪出創業全貌。台灣每年新設公司佔公司總數比率,在1992年達到歷史高峰為13.3%,到2006年已腰斬到6.2%。六年級後出生世代,創業機會比五年級整整少一半。

有關於社會階層的流動,放諸於中國歷史上,士族握權,占山封水,直至南朝侯景之亂才摧毀士族社會的架構,而陳霸先以江南庶族身分崛起,也象徵了僑姓士族的沒落;然真正社會階層的消融則必須等到唐末黃巢之亂後,士族家業慘遭破壞,門第譜牒隨之散佚,門第觀念才不復存在。

士族階級逐漸形成於西漢,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選拔人才以飽讀詩書者為對象,西漢後期大地主累積財富,子弟讀經習律仕宦當官,以經濟力量爭取政治地位,藉政治實力保護經濟利益,士族逐漸形成且壯大。

曹魏代漢,有賴中原士族支持,「九品官人法」加速士族發展。西晉司馬氏奪權有賴士族豪強的支持,代魏後寬縱門閥,士族在經濟上享有種種特權。永嘉之禍,晉室南遷有賴王導策劃,爭取南渡士族與吳地士族擁護,出現了「王與馬共天下」的諺語,顯示了士族與與皇族共治。

肥水戰後,君權下移於門第,直至南朝,門閥士族仍享有祖先餘蔭,但他們賤視軍旅,只擔任職務悠閒、俸祿豐厚的「清官」,因而逐漸喪失實權。此時君主利用寒士擔任「濁官」,典掌機要;委派宗室出守重鎮,以集中君權政治實權因而落入寒門手中。

唐中葉以前,士族勢力沒落之因起於九品官人法廢除,科舉使仕途不再為少數人壟斷,但依『新舊唐書』統計,晚唐的官員中寒族比重僅占13.8﹪,而『宋史』中,北宋的官員有46.1﹪來自寒族,可以說到了宋朝科舉制度才真正發揮了積極效果。

有學者利用『宋史』傳記資料,分析北宋社會的流動性。在北宋六百三十二位具有進士資格的官員中,出身貴冑家庭的有81人,佔13﹪;出身中等家庭的有182人,佔 26﹪;無仕宦背景的有369人,佔58.4﹪。另有學者經由『宋史』列傳人物出身的統計分析,歸結出宋朝布衣入仕的人佔55.12﹪。

寒士得以通過平等的考試進入仕途,影響廣泛深刻。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有一看相算命的攤位,占卜者正在向客人解說,後面還有三個人正在排隊等候,從這個畫面可以解釋北宋的社會階層流動。如果是一個社會階層無法流動的封建社會,看相算命是無法大行其道的。

階層不應該是固定不變的,它的界際必須地移動,社會如果總是被那些既定的精英人物所壟斷,將那些從底層爬上來的企求者追尋者都拒之於門外,那就是一個不公不義的社會;如何設計一個社會地位不斷受到挑戰和重組的重要舞臺,誠然也是當今政府的要務。

19世紀初,西方社會上由於商業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發展而產生了一些烏托邦思想。他們總是主張商品的平均及平等的分配,並且屢次全面的廢除貨幣的存在。公民們只做那些他們想做的工作或者為了公益而做,剩下的時間足夠讓他們在藝術和科學素養方面得到提升。

馬克思曾批評過早期的社會主義就像烏托邦。如法國思想家聖西門、傅立葉、白朗以及英國的歐文,由於採用比較溫和的手段,實際的效果和理想差距甚遠,而被譏評為烏托邦式的社會主義。

馬克思從經濟活動分析歷史的演變,常被誤解為「唯物論」者,其實他比被他所嘲諷的人更加理想化,共產國家往往以馬克思的思想作為其政治工具,造成馬克思思想被教條化、誤用的情況,其實他的社會觀察與關懷是極為明確的。

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勞工階層不僅被資本家剝削,而且也產生「異化」的現象,也就是說即使提高薪資,人們及其勞動仍是物化的商品,無法獲得真正的尊嚴及自我認同。所以他積極呼籲所有地區的勞工團結,強調「眾人創造歷史」,大眾應是創造歷史的主體,恢復人性尊嚴和人的自主性。

不論烏托邦式或被稱為激進派馬克思式的社會主義,證諸史實從未成功過,但是他們的社會觀察與關懷具備了亙古不朽的普世價值。

DSC00755.JPG  

延伸閱讀 : <中產階級的省思>

http://miao632.pixnet.net/blog/post/3139822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