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文網誌上貼了一篇<モルトフォンテーヌの思い出>,就是柯洛(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 ~ 1875)的畫作<摩特楓丹的回憶>,描述自己在羅浮宮看到這一幅畫時的感受。很意外地卻也引起朋友的迴響,她寫道<在台灣唸書時它就貼在我書桌牆上每天看著,畢業出國後不知道放到哪兒去了?直到從妳的版面上再撿回來,很難跟妳描述打開妳的網誌,看到那篇時錯綜複雜的感受,十年不見了,還再激盪中……>

朋友!妳說我寫得真好!其實我獲益更多。從妳的迴響,我才真正了解到文字不單只是悲憫個人的孤獨。書寫自己的聲音~~這個沉默之外的另一選擇,其實能夠陪伴我們與時俱進的傷感。

往昔迷失於文本的字裡行間,世俗的貪痴嗔怨使人深陷其中,隨波逐流……今則時間陷落,事與願違、飄零感傷,美好事物的稍縱即逝(甚或從不存在)。誠然遊的園是失樂園,追念回首愴然,所驚的夢亦乃華胥之夢覺!一切無非是虛妄的寄託罷了。然而縱使失樂園後華胥夢覺,蘇東坡筆下仍寫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誠然心如槁木死灰,但也正因淬煉之深,足以如此洞悉世事,也才能夠譬彼虛舟,任運逍遙。/莊子列禦寇篇:<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汎若不繫之舟,虛而遨遊者也。>

近日重讀有關弘一大師各種論集,其實在我內心深處一直都很質疑大師出家杭州虎跑寺時,拒絕了在寺外苦苦等候的日籍妻子欲見一面的要求。近日讀到大師示寂前,與摯友同上雁蕩山,並立山頂,眼中有些微茫變化,摯友問何所思,答以<人間事,家中事>。思及以大師高超道行都無法斷絕塵念,何況我輩凡夫俗子?只要是血肉之軀,嚴閉之門總也會有無風自開之時吧!

摩特楓丹的回憶.jpg 

~~~摩特楓丹的回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