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畫舸繫春潭 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煙波與風雨 載將離恨過江南

寫出這首好詩的鄭文寶是是党項問題專家,也是北宋禁止青鹽銷售政策的制定者,在<<宋史列傳三十六>>被評為<文寶好談方略,以功名為己任。久在西邊,參預兵計,但心有餘而識不足…>

鄭文寶前後入党項地區十二次,曉達其情,通曉其語。先是建議「銀、夏之北,千里不毛,但以販青白鹽為命爾。請禁之,許商人販安邑、解縣兩池鹽於陝西以濟民食。官獲其利,而戎益困,繼遷可不戰而屈」。意思是說禁止青鹽輸入党項,改以官賣的<解鹽>,北宋政府可因而獲利,另一方面可阻斷党項的經濟來源,使他們因而屈服。

繼遷強烈反對入住中原京師,他說:「我們的祖先在這塊土地上生活已逾三百年,父兄子弟都在州郡為官,雄視一方。現在宋朝皇帝下詔令宗族入住京師,死生都在人家手中,李氏將不血食。」他認為虎不可離山,魚不可脫於淵,必須奮起反抗,所以他致力脫困而成為北宋的心腹大患。

鄭文寶制定的政策只考慮自己而完全不為對方著想,結果看似周詳的設計反而促使党項的團結,當他們吃不到價廉質優的青鹽,反而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去吃品質差的解鹽(產於山西解池)時,同仇敵愾之心反而使党項反宋力量更為團結,這就是鄭文寶的<識不足>了。

同時代西夏的元昊亦可謂<識不足>,因而功虧一簣 !

党項族是羌族的一支,在唐初被賜姓李,直至西元1032李元昊繼位,開始積極準備脫離宋。他首先放棄李姓,1033年開始了西夏自己的年號。在其後幾年內他建宮殿,立文武班,規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軍名,創造自己的文字(西夏文)。10381011日稱帝,國號大夏。

元昊稱帝建國後,屢次興兵攻打北宋,連年交戰,雙方損失都很大。兩者和議後,沿邊恢復互市,漢族文物典籍大量傳入西夏,宋人詩有「萬里羌人盡漢歌」之句,尤其最為流行佛教,從「雲鎖空山夏寺多」之句可窺其盛況之一般。

文化高者自有其優勢是不可抹滅的事實,但是元昊這位傑出的領導人物也發展出一種對自身文化的自信,他為突顯党項文化,頒布髡髮令------「民爭禿髮,耳垂重環」;而且也說出這樣的豪語:「毛皮裹身、放牧牛羊,是我們党項的本色,中國的綾羅綢緞要他何用?英雄應操霸王之業,不為絹衣而屈。」

元昊的恢復本族髮型並非要回到純粹游牧生活,而是要突顯党項文化與宋朝對抗,他花費了不少心血,三令五申地恢復党項的民族裝束和禮儀風俗,是為了使党項人明顯感到自己是一個區別於漢人的獨立的群體。他最精彩的作為是創製西夏文字,西夏文在創製之初就表現了強烈的政治色彩。一○三六年,西夏文字順利推行,兩年後元昊便自立為帝,正式建立了大夏國。稱帝後,元昊“聯遼制宋”,經過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砦三大戰役的勝利,確立了與宋、遼的鼎足之勢。《宋史‧夏國傳》稱 ﹕元昊用兵二十年,<無能折其強者>

西夏文字在西夏滅亡後仍繼續使用,前後約四、五百年,十九世紀末開始有人研究西夏文,逐漸可以解讀。這是不能小看的事例,美國在獨立戰爭後雖然脫離了英國,但是在1812年為了加拿大地區的邊界問題,引發了另一場戰爭,反英情緒再度升高,西元1828年,美國語言學這韋伯斯特(Noah Webster1758~~1843)採用美式發音,編輯字典 (Americ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他有意從語言的差異來突顯美國文化的特色。

但是元昊後來與宋議和,得到比他的父親時代更多的銀子、絹帛和茶葉,他為多得貨利,願以歲賣西夏所產青鹽十萬石,及增歲賜之數為條件,納款稱臣,可以說為了實際的好處而放棄了理想;而且從此開始修建宮殿樓閣,縱情享樂,更甚者搶了絕色美人的媳婦立為妃子,46歲時被不甘心的兒子刺死。

在邁向理想的過程中,其實不必要往粗糙的面向傾斜,緊張的氛圍易導致社會失序,有一些較為細膩的部分是很值得細細思量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