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日的蘋果日報有一篇<中產階級的下沉>的文章,大致上是講20年前台灣數目龐大以及充滿活力的中產階級,現在則數量不斷萎縮,而且挫折沮喪、壓力沉重。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528241/IssueID/20100521

 撰寫者認為<中產階級以為自己是有錢人、以為自己是菁英、以為自己有夢、有希望,堅定的認為,自己一定可以往上爬,而上層階級所享有的那些好處,總有一天,他們也能享受到。實際上,這樣的機會越來越渺茫而不可期待。王永慶白手起家的故事已經久遠,高科技創業的熱潮有其時代背景,而且也只有少數人,然而,中產階級還在作夢。實際上,今天的中產階級已經淪為窮人,套在中產階級身上的,只是虛榮的光環,只能意淫,卻摸不到>

 我覺得這篇文章提出了很有意思的觀點。如果自己意識不到自己的處境,沉淪在所難免。

 我首先想到<此情可問天>這一部電影,台灣的這個譯名與作者原意差距甚遠。這是英國小說家佛斯特(E.M. Forster)1910年的動人鉅作,1992年改編搬上銀幕,大陸直譯片名「霍華德莊園」。佛斯特描寫英國貴族與中產階級心理,人物之間的衝突往往源自於階級身份的差異,機智戲謔卻不失溫厚。

94a1e720-d153-4880-85e4-3c74947b5bfc.jpg

 i.jpg

佛斯特刻畫了三個處於不同階層的家庭,其中瑪格麗特姐妹意外結識了家境清貧却一心想成為绅士的雷昂納德˙巴斯特,後來二人聽信威爾考克斯先生的無心之言,勸說巴斯特辭去保險公司的工作,结果却使其處境更為艱難。威爾考克斯先生是不會為窮人感情用事的,他認為<窮就是窮,别人只替他們難過>

瑪格麗特姐妹中的妹妹海倫則是看問题極端的理想派,深切覺得所謂窮人和有錢人的生活或者面臨的問題真的差好多。海倫從一開始對雷昂納德只有同情,是一種上層階級對下層階級的慷慨和憐憫 (似乎隱約的愛並不明顯),她認為自己對於雷昂納德的失業負有責任。當雷昂納德對她訴說自己的婚姻,海倫覺得雷昂納德高尚得就像小說裡活在自己幻象中的善良人物,於是一時衝動與之發生關係,其實並没有愛情的成分。在久别重逢時海倫似乎也没有太大的感情波動,而在雷昂納德死後也不覺得有多麼地悲傷,也許在她看來,她與雷昂納德的孩子只是一種驕傲,自己和小說中的人物一樣衝破了階級隔閡,而與雷昂納德並無關聯。

海倫和雷昂納德的世界都不存在現實裡,只存在於美好的虛幻之中,海倫鄙夷威爾考克斯家,她卻没有意識到自己正享受着這個階層的特殊待遇,正是她所鄙夷的階級賦予她地位,而可悲的可笑的孱弱的雷昂納德只能在這樣一個現實和理想的鴻溝中死去。

什麼是「中產階級」?

 十一、二世紀,歐洲內陸商人原來並無社會地位,但由於漸漸累積財富乃進而爭取權利。商人往往回流到從前羅馬帝國的城市,或者圍繞著中古的城堡居住下來。這些新興的城市可以不受封建法律約束,商人也向國王要求權利實行自治。而國王為了拉攏他們打擊貴族,也樂得頒布特許狀,准許他們享有某些權利,由於人數的增加以及權力的擴張而形成一個新興的階級,與貴族、農民有別,這可以算是最早的「中產階級」了。    

而在歐洲工業革命之前 只有皇家/貴族/大地主,與一般農人或工人。工業革命之後,機器給一般平民創造更多致富的機會,許多人因而富有,他們既非往昔的農工階層,又非貴族大地主,所以「中產階級」就這麼樣正式地出現在舞台上。

歷經百年後,中產階級在世界各國都有不太一樣的定義,甚至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定義。西方的中產階級之所以引人關注,在於他們代表著溫和保守的社會群體,對社會具有高度的認同感;收入穩定,邊際消費傾向明顯,能有效地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是社會穩定的基本經濟因素。

中產階級能在一個安全的社區裡買一套不錯的房子,而且這個社區要有較好的學校;能為自己積攢退休金,並且能讓子女上大學;手邊有一些錢能夠每年暑期去度假;可以享受有像樣的醫療。這些對窮人來說可望而不可及,富人擁有它們又完全不成問題。

馬克思理論認定在資本社會裡,凡擁有生產工具的,如:資本家、地主、財主等都是資產階級。因此資本家主要是一個經濟的範疇,而布爾喬亞則是一個社會的範疇。在通常的用法中,布爾喬亞這個詞常用於描述中產階級(middle-classes)的生活方式。中產階級,亦即「布爾喬亞」(bourgeoisie)。當使用「布爾喬亞」這個字眼的時候,多半含有輕蔑、不屑、貶抑、諷刺的色彩,甚至可以嗅到一股市儈的酸腐氣息。

布爾喬亞 (Bourgeoisie) 源自法文,原意為市民階級(Bürgertum )(當然是指那些有錢的),是封建貴族、特權教士的相對應階級。他們可能是富有的、有教養的、有權力、有聲望的,但其基礎不是來自封建世襲的貴族或仕紳,而是經商或者工作的資本積累,工業革命後在馬克思的左派社會階層理論,相對應布爾喬亞的大概就是所謂的無產階級(Proletarian)

在台灣中產階級的定義可能指的是受過高等教育,擁有不動產,有穩定工作的白領階級的人。台灣的民眾,只要是坐辦公桌的,受過大專教育的,許多都有自認為是『中產階級』的心態,都會有布爾喬亞的姿態,穿戴要名牌、吃喝也講究、手持『高科技』的手機,還不時地錢進股市,生活也講究品味。

人們總是難逃金錢的追逐,在「一切向錢看」這個單一價值觀底下,金錢積聚越多,代表一個人的成就、社經地位越高,而金錢又可以換取更高的物質生活,物質生活又象徵著「品味」,為了維持高水準的「生活品味」,於是又拚命追逐金錢。中產階級慣以「金錢」作為衡量這個世界的價值標準。因為這是最方便、也最容易由此判斷出一個人消費「品味」的能力。

在現代社會裏,中產階級佔據了大多數。通常很難去改變他們,因為改變意味著階級利益的喪失。特別是在政治上,他們經常是改革的最大阻力,但也往往是改革的最大關鍵。

有一本書很足以作為當代的借鏡 :

<<史尼玆勒的世紀--布爾喬亞經驗一百年>>立緒出版

作者彼得‧蓋伊(Peter Gay)透過布爾喬亞生活風格的多元內容的描述,另闢蹊徑象徵性地指出,十九世紀是維也納劇作家史尼玆勒的世紀,雖然有些舊的價值被保留,但大體上是一個經濟實力取代貴族世襲、科學取代神學、個人慾望取代社會扭捏的布爾喬亞的世紀,這中產階級拘謹魅力的重構,這布爾喬亞文化經驗一百年,適足提供我們反省當代生活的處境,以面對通往的道路或許是位於別處的未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