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Demu :

~~真理無路可尋,悟道是深入的瞭解根本無事可做,無處可去,除了在某些場域中找到自己~~

 

浪漫」(roman )這個詞語極易使人陷於通俗化的迷思,我們日常運用的形容詞「羅曼蒂克」或「浪漫的」,一般常用來描寫男女戀愛或用來刻劃出一種虛幻的氣氛,其實是有點背離原意的。

12 世紀,〝浪漫〞這個字首先用在敘事長詩《 羅蘭之歌》,以後描寫騎士戰功和冒險精神的長篇小說都稱作〝 roman〞,作品中充滿夢想、神秘。17 世紀末,〝roman - tisch〞這個字在德國出現時,最初表示傳奇虛構之意,漸次成為生活和藝術用語〞 羅曼蒂克〞(romantic)18 世紀時,席勒的劇本《 奧里昂的女郎》 就稱作〝浪漫的悲劇〞,18 世紀末,德國新一代文學青年舉起反古典主義旗幟,把〝浪漫主義〞定為自己旗幟的稱號,而這個字也一直延用至今

浪漫時代(Romantic era)通常是指大約1780 1850 的歐洲, 1840 以前是「浪漫主義時代」, 1850 以後是「寫實主義時代。但任何時代皆有它的複雜性,所謂的時代思想風格乃是與歷史、政治、社會,甚至於經濟的因素,密切地配合。無可諱言,浪漫主義不論是活動的或是靜止的,其實早已存在於某些十八世紀藝術家的心理了。同時也是深深地植根於巴洛克藝術裡,而十九世紀中葉寫實主義之誕生,其目標乃在於欲完成在浪漫主義裡已經顯示出來的返回實在的努力。

眾所週知盧梭是浪漫主義的理論先驅,他要求人回到自然,體會個人內心的感情,人的直覺或感覺才有可能深入理智所不能及的部分。也就是說浪漫主義反對18 世紀啟蒙時代過分重視冷靜、客觀、理性的思想,而強調個人的感性、情緒和心理。雨果寫道:『 一切制度規章都是假的,只有獨特性才是真實的。」他們對自然有很深的感受,所以欣賞單純的和樸實的美,〝我存在,因為我感覺〞 I feel therefore I am )。浪漫主義者所稱頌的生活,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或理想,而是一種千變萬化的生活經驗,是藝術及生命緊密的結合。除了超越制度的束縛,堅持活在沒有羈絆的空間裡,它的另一個特色是:嚮往無極永恆的世界,但卻不忘記思考人類今生的目的。

浪漫主義的起源地是德國,在許多名家中,萊辛的地位是極為重要的,他拋棄了陳舊的古典形式,在堅持民族內容、民族感情的基礎上,他特別推崇像莎士比亞那樣,通過戲劇行動的強度,通過語言的力量和美感,也即通過實際形象達到感情的純淨。他以《 拉奧孔》(Lacoon )這一雕刻藝術作品加以論述。拉奧孔是特洛伊的祭師,他懷疑特洛伊木馬〞 中有希臘人,並投之以長矛;因而戰神雅典娜勸說海神波賽東遣派兩條巨大的海蟒,死死纏住祭師和他的兩個兒子。像〝拉奧孔〞 這樣的雕刻藝術,面部表現痛苦,而心靈卻是偉大而平靜的,即所謂〝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

 300px-Vatican-Le_Laocoon.jpg 

萊辛認為畫描繪物體靜態,表現靜穆的美,詩敘述人物動態,需要真實表情,亦即所謂〝畫是無聲的詩,詩是有聲的畫〞。繪畫運用空間中的形狀和顏色,而可以具體地描寫物體細節,詩運用時間中明確發出的聲音,它在描述具體物體時,必須通過對某一典型描寫,引起人們想像的效果,這是詩與畫的特有規律。他特別贊許詩表示描寫變動發展中的事物,善于化美為媚。〝媚就是在動態中的美〞 。萊辛的論點將人從貧乏的直觀之域吸引到思想的自由自在的田野。

浪漫派的繪畫具備強烈的情緒與異國情調~~「薩達那帕魯之死」(The Death of Sardanapalus),(德拉克瓦(Eugene Delacroix)作,一八二七年)

 

ap_20070723060950114.jpg 

 

德拉克瓦(1798-1863)是法國浪漫主義的代表性人物,生於拿破崙橫掃歐洲的時代,成年時卻是沒有英雄的世代。此畫作乃取材於拜倫詩作~「薩達那帕魯之死」。描寫古代亞述專制君主淒慘結局的場面,這位暴君在知道自己氣數將盡時,殘殺了所有的妃子和駿馬。鋪在寢台上的床單,如鮮血般滑落到地板上,金銀財寶閃爍著光芒,映照出美女白哲的胴體。在四周發生如此的慘劇時,薩達那帕魯王居然悠哉地躺著,面無表情。德拉克瓦將至死追求快樂與美的國王,畫成像個英雄一般,以紅色為基調的激烈色彩,如流水般力動的構圖,以及人物靜和動的對比,都提高了戲劇的效果。無論在主題或技巧上,這幅作品都被稱為是浪漫主義繪畫的極致。

 

拜倫終生流放外地,但並不氣餒,生命對他來說是一個無窮盡的追尋,為那一剎那燦爛的光輝:

如果你悔恨你的青春,為什麼要活呢?
光榮的死亡之地
就在這裡一一在那戰場上
放棄你的呼吸吧!

十八世紀七十年代的德國雖然有自己的文化和語言,但因為在十七、八世紀以來,歐洲大陸的文化和政治領導者是法國,所以德意志王國內的統治者和貴族,都爭相學習法國文學和語言,而鄙視德文和德國文學。他們都以能講流利法文、通曉法國文學目豪。普魯士(Prussia)的腓德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 )就是其中最具有〝法國熱〞 的一分子。

這種〝崇外〞的心理,令一群年青的德意志學者非常不滿,他們便發起了一個文學和語文的運動,叫做〝狂飆運動〞 ( Storm and Stress ,意思是〝風暴和壓力〞) ,反對法國文化,而提倡用德文來寫作,同時更嶺揚德國的民族的鄉土文化(即〝俗文化〞》 。這群青年人中便包括了德國的文化巨人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

歌德往往直接面對人生和現實,他的全部創作和言論都是以現實的人為主題,他說「人對于人是最有興趣的,並且應該只是對人感興趣,所有圍繞我們的一切,不是我們生活的要素就是我們使用的工具。」研究人並不要求人像上帝,而是為了要努力做一個完全的人,理性要求和感性要求達到自由和諧的人。

「少年維特的煩惱」出現正值德國狂飆運動時期,新的精神醞釀在德國青年的心中,他們有普遍追求自由的心理,提倡自然的美,他們相信人的行為應當受熱烈的情感的指導,不應當為冷酷的理智所束縛,歌德的「維持」執住了時代的精神,在「維特」裡面,有對於自然的深刻的愛慕,有對於個人主義的加重,憧憬自由,以擺脫統制和習慣的拘束;也有青年人對美麗理想的熱烈的追逐,這是當時代的精神的具體表現。

維持是一個典型的德國青年,奉信盧梭的學說,愛好大自然,他是一個青年理想者,痛恨並且反對一切守舊社會的拘束,他喜歡小孩和農夫,因為他們是大自然的純潔的後裔。維特天性多愁善感,當他在舞會上和夏綠蒂相遇,立刻愛上了她,當窗外雷電交加,天色黑暗,他倆站在窗前,熱情撼動了他們的心房,他們面面相覷,不自覺淌下眼淚,熱狂的維特浴於愛情的快樂中,整個世界因而光明起來。

但是夏綠蒂已經同另外一個人有了婚約,維特神魂顛倒,離開了傷心地,在異鄉飄泊,一切皆如幻影,幾個月後他又來找夏綠蒂,這時她已結過婚,誠意侍侯丈夫,終日管理家務,維特失望已極,當冬天來臨,自然界陰沈黯淡,生命的火花再也燃燒不起來,維特決定了最後的步驟,他和夏綠蒂最後的晤面是把歐辛《 ossian )最動情的幾段詩讀給她聽,自己又反覆背誦,他倆相對大哭,維特蹲在夏綠蒂腳前,初次也是末次,他吻了她候便衝出去,次日夜裡,他用手槍自殺了。

維特的故事,大半都是歌德自己的故事,少年維特的煩惱,也就是少年歌德的煩惱。但是歌德並不自殺,因為他有奮鬥爭勝的意志,歌德的可貴在於他有一種不斷的追求精神,後來當他發現德國青年們陶醉於維特時,他也告誡青年們:「做個堂堂正正的男子,不要步我後塵」。

卡萊爾說:「維特是一種悽慘而深刻的痛苦的呼聲,某一時代的沉思的人們都在這種痛苦裡挨著折磨,它描繪出苦難,並且很熱烈地吐出怨訴的聲音」歐洲一切人的心,立時高聲地和它呼應。」因為維特的感覺是很普遍的,他不僅是歌德自身,而且是一個人格化的青年永生於各個時代各個國家的青年。青年都有憧憬理想的熱望,也常和維特一樣在黑暗的陰影裡摸索著,以期達到那永不能達到的目標。歌德的「維特」宣洩出來了一般人所無法表達的思想和感覺,象徵著青年人的快樂和痛苦,它應和了青年人心弦的哀吟,但是「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它是當時代暴風烈雨的最善表現。

浮士德》 一書則總結了歌德整個生活的經驗,從奮激與悲觀的巨人主義,從熱烈的對上帝反抗,從失望而對生命的咒罵,在無窮的願望刺激下,順異端與邪惡的苦難道路,漸漸昇到仁慈,最後,昇到推知人生最末的意義,在實際生命裡,樂於承受像歌德的一句著名詩句所宣示的:任何生活都是良善的。

「要每天每日去開拓生活和自由,然後才能作自由與生活的享受。」這是《 浮士德》 的名句,只有通過勞動才能達到自由,這是浮士德思想的結晶,浮士德追求人生真諦經歷了一系列悲劇,歷盡艱難曲折,浮士德所經歷的每一個悲劇都是一種否定,否定是對舊世界的批判,並同時淨化自身,精神也同時得到發展,所以浮士德每每在毀滅中再生,他每經歷一個悲劇,心胸都要比前一階段更廣闊、開朗,當他雙目失明時,才能豪邁地說:「眼前的黑夜似乎愈見加深,但在心中卻照耀著燦爛的光明。」

浮士德最後率領人民去制服大海,實現自己改造自然,造福人類的偉大理想,他的時代使命感乃由抽象而具體化。歌德自由觀的深刻之處在於認識到自由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而且是一個實踐的勞動的過程。(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