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示病,文殊問疾時,談到「不二法門」,文殊說道:「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不二法門。」文殊接著也問維摩詰的不二法門為何?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乃嘆道:「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中國道家主張「得意忘言」,莊子說:「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荃」和「蹄」,分別為捕魚和捕兔的工具。以此比喻說明言詞在於達意,既已得意就不再需要言詞。

「默然」是一種超乎語言文字形容的極致意境,真理是無可言說的,言教只是教化眾生的權宜方式,佛教主張「言語道斷」,認為真正的悟境是「言亡慮絕」,無法以言語和思慮加以分別。「空」本來就不是靠有限的、僵化文字語言可以證得,就像用再多的語言來形容花香,也比不上親聞的甜美,無論語言、文字、戲劇、藝術等表現方法,都只是幫助我們想像的媒介。

因言會意,得意忘言,真正的「法」,就是自己的「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生命的原態,認識了生命的原態,便認知了生命的永恒相,知道了生命的永恒相,虛假的我執就斷了。真實的是永恒的,「體離斷常」是無可斷的;真實的是不二的,沒有能斷的人,也沒有所斷的東西。
<道不可言>是無言之美,具備了美學色彩和意義。但文字著述雖落於言詮,卻是修學的必要途徑,無指如何見月?無筏如何渡河?禪宗號稱「不立文字,悟心成佛」,另一方面也講「不離文字」,「因文求道」,「文字,波也,禪,水也。如必欲離文字而求禪,渴不飲波,心欲撥波而覓水,及至昏昧寧至此乎?」因而留下了最多的典籍,<道不離言>,原由在此。

禪宗有名的十牛圖中的第二圖<見跡圖>頌曰:「水邊林下跡偏多,芳章離披見也麼?縱是深山更深處,遼天鼻孔怎藏他?」自性之牛遍於水邊林下,無所不在,如巨牛之遼天鼻孔,無法隱藏。不就是以文字之「跡」為指,為筏,希望能「循跡見牛」,體解大道?


cow2.gif 


為使枯燥乏味的佛學玄義易於被大眾所接受,佛經中有大量的言教文字,把佛學玄義包裹在引人戱笑的文學形式中,如百喻經<甕中影>故事 : 有一對新婚的夫婦,感情十分恩愛,有一天,妻子到廚房去拿酒,打開酒甕,瞧見自己的身影映在酒甕裏,以為丈夫另有其他的女人,丈夫也在酒甕看見自己的身影,生氣妻子敢私藏男子,兩個人彼此相互指責。一個出家人恰好來到,問清楚倆人爭執的原因,於是用石頭砸碎了酒甕,男女相都不見了。夫妻倆人才明白自己的愚癡,把甕中影像誤認為是實有的。

原本恩愛的夫妻各自因看到甕中倒影而至爭吵,揭示了「世人愚惑,以空為實」的佛家真諦,說明世間萬法皆如甕中倒影一樣虛空不實,但人們總是執著為實有。

為引進佛之世界的<法華七喻>,表現了佛引導一切眾生到佛之開悟的無限慈悲與智慧,七譬喻為譬喻品中之火宅喻,信解品中之窮子喻,藥草品中之雲雨喻,化城品中之化城喻,五百弟子授記品中之衣珠喻,安樂行品中之髻珠喻,及壽量品中之醫子喻。

《信解品》中有一則窮子喻的故事,富有的長者與兒子離散多年,其子在外流浪,某日被長者認出,但是兒子早已忘記父親與家鄉,內心十分自卑害怕而抗拒。長者於是脫下一身華服,換上破爛的乞丐裝,親近自小走失的貧窮兒子,僱子除糞,以窮子習慣的方式來和他相處。長者以二十年時間觀察兒子,見他擺脫自卑感、提起自信心後,便召集眾人宣布找回兒子,將偌大的家業傳予他。佛陀猶如富有的長者,以大慈悲心來同理眾生,因機施教,令眾生來親近佛法。

《譬喻品》中之火宅喻講有一間房子失火了,裡面有二、三十個小孩在嬉戲,父親非常著急,呼喚孩子們趕快到房子外面去。可是孩子們只顧著戲耍,那裡肯理會父親的話?長者只有權巧的向他們說:「孩子們!趕快到屋外去!外面有漂亮的羊車、鹿車、牛車,可供你們玩耍。」孩子們於是迫不及待,爭著衝出火宅而得救。長者非常歡喜,賜予每個小孩一輛七寶裝飾而成,安穩舒適的大白牛車。

火宅比喻三界,三界有五濁、八苦等煩惱,無法安住。諸子比喻眾生,謂眾生貪著三界,沈溺於享樂的生活,不知道處境的危險。長者比喻佛陀,意思是說,佛陀見眾生遭煩惱之火所逼迫而不知苦,因眾生根機不同而施設方便,於是以種種智慧、方便,為三界眾生說法,有如長者以三車誘引諸子。

「衣裡寶珠」的譬喻,大意是有位醉漢的親友,怕醉漢將來生活潦倒,無所依靠,因此偷偷的在醉漢的衣服裡,藏了一顆明珠,希望讓醉漢將來能有所依靠。可是,醉漢自己並不知道擁有一顆寶珠,認為自己很窮,生活困難,到處求人,討飯度日。對衣裏明珠一定要經過他人的解說,醉漢方能知道。這個譬喻也說明了眾生本有覺性,人人具足,但眾生往往迷了本覺佛性,眾生雖然是迷而不覺,而本覺佛性從來都不曾遺失,也沒有缺少。

「三車火宅」所描繪在火宅中遊玩的孩子們影射了只求眼前利益和快樂的凡夫,其所追求自我中心的生活型態並非真正的幸福,反而會迷失於人生的荒野中,而且一般人連自己的心都無法確實控制,何況要行菩薩道?但是<法華經>勸戒不可像「長者窮子」譬喻中的窮子懷有卑屈心態,但是如何才能必面卑屈呢? 「衣裡寶珠」譬喻告訴我們,必須自覺成佛之因性---佛性。

「化城喻」的內容是說有一個人熟悉行商路程中的各種狀況,他帶了大隊人馬,到某個充滿財寶的地方去尋寶,因為路途遙遠,所以跟隨他的人走到半途已經精疲力竭而多想打退堂鼓。於是這位領隊就以權巧變化出一個城池,讓這些疲倦不堪的旅客進城休息,城中衣食無虞,快樂又安全,他們就在那裡安穩的休息,同時他還告訴大家:「今天先在此城休息,等大家的精神恢復了以後,如果能前往寶所取寶,還可以繼續未完的旅程;若不打算往前走,那麼就在這裡繼續休息幾天也可以。」

20090919035934274.jpg 
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幻城喻品>,壁面以青綠山巒區隔故事運行的場景,眾人由出家人引道,遊行於山勢之間,乘騎者到了半途已是人仰馬翻,導師乃在不遠處幻化一座城市,鼓舞大家前往。


道不離言為的是「借微言以津道」,但是得魚要忘筌,上岸要捨筏,進而凡情脫落,聖意皆空,人牛兩忘,泯除一切心境對待。楞嚴經說 :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佛陀說:「『法』可比喻為筏」,他用「筏」這個字是因為當時普遍用筏渡河,以筏喻「法」很容易了解。這個比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因為它提醒我們,不應該去黏著「法」,以致忘了自己,而自傲地以為我是老師、學者或哲學家。「法」是筏,是載我們到彼岸的工具,一旦抵達彼岸,上了陸,我們就不可能還愚蠢地背著筏。「法」如筏,應該正確地應用於渡過河流,但「法」的智慧應該用來渡過苦海,而不可執著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