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怪的世界一直是玄妙難以理解,中國最著名的是蒲松齡的《聊齋誌異》,其中所描寫的神鬼狐靈世界卻比人類的現實世界更令人安心;同樣地,日本《牡丹燈籠》也是處理鬼怪世界中更純粹的情感。

    日本的《牡丹燈籠》故事源自於中國明代(13681644) 瞿佑的《剪燈新話》卷二.《牡丹燈記》,以三遊亭圓朝的《怪談牡丹燈籠》(1861),和歌舞伎的《怪異談牡丹燈籠》(1892)的版本最為有名。故事是說阿露由於無法與新三郎順利結合而鬱鬱以終,藉由牡丹燈籠的帶引,阿露夜夜與新三郎私會共處,夜來明去,無法分離。新三郎因鬼魅纏身即將壽終而渾然未覺,這絕非阿露所願,當阿露意識到自己已為幽幽魂魄,為了新三郎得以續活,放下牡丹燈籠斷然讓陰陽相隔,其中相知相惜的真摯情愛。

     司馬遼太郎的《台灣纪行》其中<>篇談到《牡丹燈籠》是中國傳到日本的舶來品,阿露死後變成鬼,以生前的模樣跑去與新三郎相聚,新三郞並沒當他是鬼,還與他共枕;尤其日本的鬼魂通常沒有腳,而阿露是用自己的腳走去的。所以阿露與其說是日本的幽靈,不如說是漢族世界的鬼。

 牡丹燈籠.jpg

    聊齋誌異》的作者蒲松齡生在一個書香家庭,可是到他時已經極為貧困,雖然曾在十九歲時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但此後卻屢試不第,只好在有錢人家中教學,四十年間一面應考,終究還是個窮秀才。他自己說:「……數卷殘書,半窗寒燭,冷落荒齋裡。窮愁潦倒的一生,使他能體會民間疾苦,由於他接觸和交遊的人物非常廣泛,對於上自官僚名士,下至農夫村婦,惡棍無賴,賭徒酒鬼,僧道術士等的生活面貌和命運遭遇,無不具有細緻的觀察和深刻的瞭解,因此寫出流傳至今的《聊齋誌異》,其中以描寫愛情的作品數量最多,其實是表達了廣大青年男女對真情的嚮往和憧憬。

    例如《青鳳》寫耿去病與狐女青鳳相戀,耿生不避險惡,急難相助,對青鳳一往情深﹔青鳳也不畏禮教閨訓,愛慕耿生,終於獲得幸福結局。《連城》寫喬生與連城相愛,遭到連父的阻撓,連城含恨而死,喬生也一慟而絕,二人在陰間相會。還魂前,他們唯恐再發生變故,便先結為夫妻。《鴉頭》寫狐妓鴉頭從一而適,毅然隨情人私奔;後被鴇母追回,囚禁於暗室﹐雖歷經「暗無天日,鞭創裂膚﹐飢火煎心,易一晨昏,如歷年歲。」之苦,仍矢心不貳,終於和情人團聚。《晚霞》寫五月五日吳越間賽龍舟,鎮江蔣氏童阿端便捷奇巧,至金山下卻墮水死,意外和龍宮歌伎晚霞建立了愛情﹔最後兩人拼著一死,逃出龍宮,在人間做了夫妻。在以上故事中飽滿的溫情令人覺得鬼魂的可愛,而非可畏恐怖。

    

     湯顯祖創作的《牡丹亭》及《南柯記》、《邯鄲記》、《紫釵記》,被譽為《臨川四夢》,而他自己則說:“一生四夢,得意處惟在《牡丹亭》”。《牡丹亭》劇中描寫了杜麗娘與柳夢梅在夢中相愛,醒後尋夢不得,抑鬱而死,其後,夢梅掘墳開棺,麗娘復活,深刻地表達了作者“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愛情觀。湯顯祖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在全劇最動人的《驚夢》中,杜麗娘唱出對青春流逝的哀嘆: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現代藝術大師梅蘭芳在民國初年,曾把《牡丹亭》中《遊園驚夢》唱紅一時,2004年小說家白先勇就明朝湯顯祖原著,重新編排《牡丹亭》一劇。 

牡丹亭.jpg 

牡丹亭一.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