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2010 (8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Apr 08 Thu 2010 03:26
  • 貓緣

我的腦海裡一直有著兩幅美麗的圖像。

二樓一個有著表面洗石子的陽台,兩側設置有方圓形花台,也是洗石子處理為主,四面有線條及浮凸於台身之圓形圖案組成之鏈狀裝飾。據說洗石子建築工法是在二十世紀初期日本殖民體制下,從日本引進台灣,而且成為台灣建築形式上的重要特徵。我一直到現在還是非常喜歡這種單純樸拙的建築工法。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8) 人氣()

  • Apr 06 Tue 2010 00:50

有時候,早上醒來,拉開窗簾,陽光流洩一地,跳躍在休閒椅上,也跳躍在任一屋內傢俬上,毎一樣物事都熠熠發光,閃爍不定,陽光確實流進來了~~~這種時候,就會無來由地歡欣鼓舞,這種時候,也是看書的最合宜的時刻。

突然間,讀到一句關於叔本華對牛頓光學的技術的反撲: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今晚看了崑劇<長生殿><馬嵬驚變>,心有所感。

316.jpg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2004年,搭機赴港與老弟會合赴寧波,處理商務結束又飛至廈門與廈大的莊教授晤面,莊教授是研究泉州回族的權威,他親自開車帶我們去了陳埭,讓我聽見了鄉音,看見了靈山聖墓,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行程。

北京的宋先生是舊識,特地從北京來閩作陪,行程結束老弟回大馬,我則又飛到北京,宋先生是老北京,帶著我到處走到處逛,要去定陵的前一晚,還特地帶了本<<風雪定陵>>讓我做功課,害我第二天進去定陵的時候還真覺得陰風慘慘,全身不自覺起了雞皮疙瘩。意猶未足地,當無意中在赴天津的火車上看到了有關山西的種種廣告後,特地又從天津搭軟臥夜車去看了雲岡石窟。當時感懷至今記憶猶新。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近代中國由於「五四運動」所引發的「新文化運動」,與胡適、陳獨秀在「新青年」上高呼的「文學革命」有不可分離的密切關係。而「文學革命」與歐洲的浪漫主義的「反動」相比是頗為適切的,二者皆是反對一種「古典」傳統的雕琢、形式化,而主張發揚個性、反歸自然,奔瀉一己的坦誠和情感。新文化運動時代的文人喜歡倣效歌德的「自述式」、「表白式」的小說,使得浪漫思想不斷擴延。

魯迅傑作《 摩羅詩力說》 介紹了拜倫、雪萊、歌德、果戈理等詩人、作家、思想家,主要說明他們反抗舊社會、舊制度、舊傳統的作用和意義,把他們的言行、精神和當時中國現狀作了鮮明的對照。在中國的漫漫長夜中,魯迅進行著深沉的思索,但他不只停留在沉思的狀態,他同時也在探索著如何解救中國的蕭條,除了魯迅,徐志摩、蕭軍等也在盡力鼓吹一種新精神--勇敢、進取、自覺的努力、奮鬥,發揮人的一切潛能和熱情,甚而為人類犧牲自己。而另一種精神則以愛為出發點,赤裸裸呈現自我,熔成一團火,燒遍所有年輕人的心,把傳統焚為灰燼。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浪漫主義在1830 年左右發展到最高峰,它不僅限於文學,繪畫是一股主要的力量,在音樂方面亦有相當程度的發展。

浪漫主義的文學在英國有其最深遠的根基,19 世紀初,華茨華斯(Willian Wordsworth 1770-1850 )相信對自然的崇拜,使人更能深刻認識生命的高貴,能聽見「人類無聲的悲哀的音樂」,更從而可以增加對同類的愛與同情。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

To Demu :

~~真理無路可尋,悟道是深入的瞭解根本無事可做,無處可去,除了在某些場域中找到自己~~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曹雪芹以花喻人的手法暗示幾個人物的命運。寶釵抽出的籤上畫著一枝牡丹,題著<艷冠群芳>四個字,還有一句唐詩是<任是無情也動人>;丫環麝月抽到的籤上畫著一枝荼蘼花,題著<韶華勝極>四個字,還有一句舊詩是<開到荼蘼花事了>。寶玉見了麝月抽到的籤,皺皺眉兒,忙將籤藏了,說<咱們且喝酒吧!>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前幾天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以《攻其不備》(The Blind Side)在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封后,拿下個人首座小金人。我一直很喜歡她燦爛的笑容,今天有機會又把1995年的<二見鍾情>(While You Were Sleeping)重看一遍,還是覺得很有意思。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大乘佛教可歸納為空有二宗。

唐朝義淨大師在其著作《南海寄歸內法傳》中的序文所說: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憶前塵往事,讓我的人生觀有所突破的,是跟一位老師有關,我至今感念他。當時修老師的<中論>課程,期中報告一直無法通過,不論如何修改,他還是退回我的報告,而且總是講同一句話 : 妳還是不懂什麼是<>!後來他給了我一份英文原稿,把報告改成翻譯,年輕時代自視甚高,覺得簡直是奇恥大辱,所以嘔心瀝血,焚膏繼晷完成那份翻譯,其中談到<空是捕魚之筌,一旦證得空見即須捨棄>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三)不與時人彈同調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這幾天看了《西雅圖夜未眠》(Sleepless in Seattle)的舊片以及《布雷克詩選》一書,兩者皆具音樂性,《西雅圖夜未眠》可謂3M具備---Mocking,Magic以及Music 。對《金玉盟》的嘲諷;相信命運的邂逅---提出相信才碰得到的命題;以及置入優美的音樂。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黑澤明的電影<>的第五夢<梵谷>,一個年輕男子(是不是就是第一、二夢小男孩長大後的角色呢?)揹著畫具看著畫廊中梵谷的名畫,卻在不知不覺間進入梵谷的畫中世界,他走入「吊橋下洗衣婦」的畫中,努力地尋找梵谷……,遭到洗衣婦的嘲笑,終於遇見了梵谷,然後他不停地追尋,最後止於梵谷的《麥田群鴉》。在「麥田群鴉」中飾演梵谷的演員是《神鬼無間》的導演馬丁史柯西斯,他太胖了,而且話又多,跟印象中的梵谷很不對盤。梵谷不就是個瘦骨嶙峋,沈默寡言,甚至不太能表達自我的人嗎?當然黑澤明是有意藉著梵谷的口說出對大自然景色的觀點 : 大自然就像一場夢,我在其中是無意識的,只是用畫把它保存下來。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我常常在閒來無事時看一些諸如夢枕貘、茂呂美耶、妹尾河童這一類的書,但整體而言,這些跟我的志趣是有點乖隔背離的,我當然也不是甚麼學者之流,只是一直以來的習慣都是看一些比較硬梆梆的書籍卻甘之若飴,自己也檢討過可能是強迫症使然,因為讀經典感覺得到比較多的收穫,似乎自己的生命因而顯得不單薄,也因而豐厚些,以此作為安身立命之道。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8) 人氣()

<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讓生時麗似夏花,讓死時美如秋葉)

~~泰戈爾~~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

連續當了四天的瑪麗亞或安娜,每天在廚房辛勤的工作,為了此世也為了彼岸的親人,剛剛眾家兄弟姊妹作鳥獸散後,終於舒了一口氣。但因為想要繼續沉溺成癮的論題,又坐在電腦前面繼續辛勤的工作。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愛德華˙費玆傑羅(Edward FitzGeald)是波斯詩人奥瑪開儼的<<魯拜集>>的英譯者,他每兩個多月僅譯一首四行的詩,在世時共出版了四版的<<魯拜集>>,前後花了二十年的時間。為什麼費玆傑羅可以這麼耗著呢?因為他繼承了龐大的遺產,就讀劍橋大學三一書院時幾乎沒讀什麼書,把時間都花在音樂,繪畫和詩歌上,僥倖畢業後也一直沒有就業,三十歲就開始過著隱居生活,他度過非常平靜閒適的一生,享年74歲。<<魯拜集>>是他死後才風行的,可是以他恬淡寡欲的個性應不會以不及目睹自己的聲譽為憾。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古人嘗感嘆人生幾何,離闊乖隔,如白居易發自肺腑之語「憶昔封書與君夜,金鑾殿後欲明天。今夜封書在何處?廬山庵裏曉燈前。籠鳥檻猿俱未死,人間相見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此心,君知之乎?」如今交通資訊發達,伊妹兒 Skype視訊 臉書等等一瀉千里,離闊乖隔不但不可復見,甚至隨時隨地可以戳那麼一下,無時或離。我雖不玩臉書,平日家居亦甚少外出,但伊妹兒 Skype則是有的,所以朋友自日返台,來電邀約走南瀛,心想一晚時間足夠把杯言歡,卻沒想到意外的因緣而盤桓多日。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文藝作品中把人生的各種事情象徵化,並表現出人生中的苦惱與困難,曾看過一個關於象徵的比喻:「人們因接觸到文藝作品而感到自己的生存,恰如被睡魔侵襲時自己的手碰觸到自己的膝蓋而發現自己仍活著一樣。仔細地說來,就是讀者發現自己的「無意識」心理。」

 

m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